
在中國能源發展論壇暨2014中國能源年度人物頒獎儀式上的講話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 周孝信
(2014年6月27日)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朋友們:
很榮幸和各位領導、專家、能源企業家們相聚一堂,共話中國能源發展。同時,對中國能建董事長、黨委書記汪建平先生當選2014中國能源年度人物表示熱烈的祝賀!
汪建平先生帶領他的團隊作為我國電力和能源規劃建設的排頭兵、“國家隊”,通過發揮專業優勢,為電力和能源建設把脈未來,推動我國電力和能源產業科學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中國能建作為特高壓和智能電網建設的領跑者,在特高壓交直流輸變電、超高壓交直流輸變電、智能電網、風光儲輸、城農網建設等領域的勘測設計和施工,擁有前沿技術和核心競爭能力。設計參建了我國“三交六直”特高壓輸電工程,跨區聯網、疆電外送、青藏聯網、川藏聯網等一大批重大工程,特高壓、智能電網建設屢創世界之最。汪建平先生作為一位卓越的企業領導人和電力專家,他參與完成的“特高壓交流輸電關鍵技術、成套設備及工程應用”項目獲得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因此,我認為汪建平先生當選2014中國能源年度人物當之無愧。
面對世界范圍內化石能源的日漸枯竭以及全球氣候變化和環境惡化的現實威脅,一場新的能源革命在世界范圍內悄然興起。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太陽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將大規模替代化石能源,并將改變全球能源格局,到2035年清潔能源將占全球一次能源利用總量的50%。能源革命和消費帶來的發電能源清潔化和一定程度的分散化,以及信息技術發展帶來的智能化兩大因素,將促使電網發展和建設開始轉型升級。
近年來,在世界范圍內正大規模開展可再生能源開發應用和智能電網建設,開啟了第三代電網發展和建設的進程。第三代電網的清潔化主要體現在清潔能源發電占較大份額,大型骨干電源與分布式能源相結合,國家級主干輸電網與輸配電網、微電網協調發展,以及采用大容量、低損耗、環境友好的輸電方式,如特高壓架空輸電、超導電纜輸電、氣體絕緣管道輸電等。其智能化則主要體現在智能化的電網調度、控制、保護以及雙向互動的智能化配用電系統。
目前,我國已全面掌握了第二代電網技術,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隨著我國特高壓輸電和堅強智能電網的開發建設,標志著我國第三代電網建設開始。我國將向特(超)高壓主干輸電網與智能輸配電網、智能微網相結合的模式發展,實現“煤從空中走、電送全中國”。
實現能源的綠色、高效、循環利用,成為了我國能源發展的主題。第三代電網建設時代已經來臨,能源企業家及科研院所應該攜起手來,發揮優勢、自主創新、自強不息、攻克難關,早日建成第三代電網,讓我國的電網更清潔、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