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到,我國風電設備制造行業門檻比較低,缺乏行業規范,加之企業對于設備的質量和售后服務能力參差不齊導致無序競爭愈演愈烈,而流動資金短缺是風電設備制造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因為大量的設備款收不回來,風機整機制造商無法給零部件供貨商付款,從而影響到設備的后期服務。與此同時,從我國目前風電設備的行業來看,風電主控系統和變槳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的自主配套還不夠完善,其中的關鍵硬件、控制軟件等,對國外品牌的依賴仍然較大,仍是我國風電設備制造業中最薄弱的環節。而國內企業大多采取消化、引進、吸收、再創新的技術路線,國產化率較低,國產化效果不是很理想,運行狀況也不盡如人意。
據悉,雖然中國是全球單一最大的風電市場,然而目前多數發達國家從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和經濟利益的雙重目標出發,對我國構筑起綠色壁壘及相關技術防備,以防止不符合環保標準的產品進入,以此來保護本國市場。因此,我國風電設備要實現優勢技術出口,實現綠色制造就顯得頗為重要。
當前,發達國家都把發展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作為搶占未來產業制高點的重要手段,列入國家戰略計劃,并且優先發展。事實上,我國部分風機制造企業已經有了進軍海外市場的經驗,通過海外收購、投資建廠、招賢納士等,力圖從本土化走向全球化。例如金風科技就已經開始加大在美國市場的投資力度,包括銷售風機設備和建設風場。其總裁郭健也坦承,早在公司設計之初,他們就在考慮做大做強、走出國門。
“風電行業在經過一輪整合之后,開發商對于風電機組制造商的選擇越來越固定。國內前五大風電設備制造商具有一定的優勢。”一位風電行業分析師表示。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的統計,2013年風電設備利用小時達到2080小時,為2008年以來的年度最高水平,同比提高151小時,風電設備利用率連續兩年提高,這無疑意味著風電并購難題正在逐漸改善,而此舉也會強化風電運營商加大風電投資力度,迎來風電設備行業新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