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補貼拖欠懸而未決。分析人士指出,致使風電開發商資金鏈緊繃的直接因素是補貼拖欠,國家欠風電開發商錢、開發商欠整機商錢、整機商欠零部件商錢,大約200億的補貼懸而未決。
中國風能協會人士稱,國務院會議已明確指示清償欠款,但目前的情形是,新賬可以到位,歷史欠賬繼續,這將影響風電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而風電設備產能過剩依舊嚴重,有專家表示,目前中國風電產業最大的問題還是風電設備的產能過剩。橫向比較太陽能光伏行業,淘汰和整合已經開始,但風電設備尚未見淘汰整合的案例。
《中國風電發展報告2012》曾顯示,2011年中國主要風電設備制造行業產能就已達到30GW以上,但2011年國內新增風機裝機容量僅為18GW,這導致國產設備40%以上的產能處于閑置狀態。有專家據此預測,2013年的行業回暖,仍不能太過樂觀。
此外,有關部門已開始在考慮下調風電上網電價,這或將降低開發商的盈利水平,從而給下游的整機制造和零配件產業鏈帶來一定負面影響。
風電設備質量亦仍待提升。目前,隨著風電裝機容量的快速增加,由于風電設備質量問題引發的事故也在增加。所以確保風電設備質量是風電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目前,產業內“優勝劣汰”正在形成,一批質量低劣的廠家逐步出局,風電企業從過去的80多家已經減少到如今的30家左右,無論是整機廠還是零部件供應商都面臨著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