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風力發電機組質量控制
目前,我國風力發電機組的認證主要局限在設計和型式認證上。由于大部分制造商是按照國外設計圖紙組裝風機,對風力發電機組技術的理解有限,因此,在生產質量的控制方面很難精準把握。例如,不論是制造商還是風電場業主,對地基和塔架的質量重視程度還沒有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實際上,地基和塔架同樣是風力發電機組的關鍵部件,影響整個風力發電機組的安全和壽命,我國東北地區就曾出現塔架傾倒的事故。在大部分風電場,缺乏專業技術人員,對風力發電機組的交付和驗收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雖然有質保承諾,但過于頻繁的維修將會大幅降低機組利用率,影響風電場效益。
因此,我國宜盡快培育質量認證、質量檢驗和質量監督隊伍,建立質量控制體系,作為獨立的第三方,可受風電場業主委托,負責風力發電機組的驗收、定期質量評估、風力機組的狀態監測等項質檢工作。
四、備品備件和數據庫
在風力發電機組20年的運行中,部分部件可能需要更換,備品備件的匹配和質量是風力發電機組壽命期內質量保證的重要因素。葉片、主軸軸承、齒輪箱、變槳機構以及電器和電子元件等很可能在風力發電機組運行幾年之后需要更換。而按照我國目前的發展速度和發展模式,屆時很難選到合適的備件予以更換。變流器和大部分控制系統為國外產品,質保期過后,國外公司為我國用戶保留備品備件的可能性很小,除非支付高額費用。另外,電力電子元器件更新換代很快,如果電路或者板卡損壞,很可能需要完全替換原來的系統,而為此所需的接口條件、信號類型、數據格式、控制算法等可能已無據可查。因此,可能出現數年后數目眾多的風力發電機組無備件更換而較長時間停機待修。
為此,在風電場的規劃和建設中,應充分考慮備品備件的解決方案和費用,敦促業主與風力發電機組制造商(總機商與部件商)達成備品備件供貨協議,其中包括具體的實施方案。在風力發電機組以及其他所有的設備交貨驗收時,風電場業主應記錄保存詳細的設備清單(最好能到關鍵元件和零件級)和控制系統、監測系統的接口條件、信號類型、數據格式等參數,并且建立數字化的設備管理數據庫,以便于數據的長期保留和經驗的積累。
五、專業技術隊伍
在風電產業鏈各個環節中,專業技術人才的缺乏是最突出的"瓶頸"。由于長期以來我國未開展系統、規模的風電人才培養,面對快速的風電發展,出現"捉襟見肘"的專業人才短缺局面,主要體現在以下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