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他還指出,除了整機以外,外國品牌的零部件還是具有絕對的優勢。風機的關鍵部件軸承的制造商FAG、KF占了國內市場的半壁江山,雖然國內的軸承廠商一直在努力,但是國內的風機廠家主要還是采用進口的軸承。其他的像變流器、控制系統等關鍵零部件還是外國品牌的市場。另外關于風電咨詢方面,國內的很多整機廠產品都是和GL聯合設計。在設計軟件和風電廠的軟件方面,我國風機企業依然依賴于外國企業。
加快掌握核心技術 提高競爭力
對我國風電產業來說,主要由廣闊市場形成的優勢不會長期存在,并且現階段還出現裝機量逐漸下降的趨勢。為此要注重高附加值產品的開發,促進風機產業差異化戰略的發展,實現我國在全球產業價值鏈中地位的提升。伴隨著經濟水平和消費層次的提高,以新技術為特點的高附加值的風電產品將擁有越來越廣闊的國際市場。
同時,國際化步伐的實現和加快,將風電產業重新拉回到了規模經濟領域,一旦風電制造商掌握了核心技術與產品,就可能成為整個行業的佼佼者。在產業的發展過程中,過度競爭的市場將會逐步淘汰大批不具備競爭優勢的落后企業,在行業整合并購的過程中,整個產業會趨于集中,那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企業,將會憑借對關鍵環節的控制和核心技術的壟斷而成為行業的主導者,他們彼此間的競爭合作將會形成對風電行業的整合,這種整合將有利于我國風機產品的出口。
同質性也是我國風電產品的一大弊病,要提升國際競爭力,就需要實現從低成本戰略到差異化戰略的轉變,將企業戰略集中在產品設計、技術創新、產品改良和服務創新等方面上來,創造出有自己特色和個性的產品。同時,還要避免低水平重復投資建設,引導資源向龍頭企業集聚,提升原始、集成創新和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延伸產業鏈條,在此基礎上擴大生產規模,加強民族品牌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