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強: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風電上的太快,風電目前比較大規模上的都在"三北"。但這些地方本身火電的產能應該是過剩的,本地市場無法消納,所以就需要輸出,它對電網的依賴肯定就大。對于國家電網公司來說,很穩定的火電與不穩定的風電之間進行一個選擇,做這個選擇應該是比較困難的。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國家電網調度范圍并網風電連續六年增速達87%;其中2011增速更是達到96%。到今年年初,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核準和擬核準風電項目總容量在4800萬千瓦以上,未來3年年均新增裝機將超過1600萬千瓦。這些項目大多還是扎堆在風力資源較好的三北地區。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舒印彪去年就對跨區輸電能力不足表示出深深的憂慮。
舒印彪:建后的問題。現在批的這些風電還建在這些地區,建電網肯定是有一個滯后的問題。這批機組再投運的話,還會造成棄風增加。
電監會輸電監管部專家張旭波也建議,應進一步加強風電與電網建設的統一規劃;
張旭波:風電項目開發與電網工要程同步規劃、同步核準、同步投產。集中式開發與分布式發展相結合,建設中小型風電項目接入配電網就地消納。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進一步指出,在煤炭資源豐富的三北地區,風電與火電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競爭關系。
秦海巖:我需要100度電,這100度電是讓火電發還是讓風電發?火電也要盈利,你不讓它發電就沒有利潤,是這個問題。現在好多地方不執行國家的節能調度管理辦法,還在給火電搞計劃電量,現在這個沖突是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說整個的電力沒有建立起市場化機制還有管理。
能源局報告指出,大量棄風限電暴露出的根本原因是能源管理的問題。對此林伯強解讀認為,目前我國風電發展多是大規模集中式開發,科學發展風電需要管理部門從源頭來掌控。
林伯強:也就是說政府必須要考慮如何抑制在一些火電資源很豐富的地方大規模地上風電。要針對某一個地區的用電情況、電源的現狀在風電審批上把關;如何對其它地方的分布式的小規模的風電補貼,使得它具有經濟性。這應該是政府思考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