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對荷蘭Pontis公司中國區總經理Martijn Van Breugel 進行了獨家專訪,Martijn表達了對中荷海上風電合作前景的期待,并希望能同中方企業進行更多合作。
記者:您對中荷海上風電合作的現狀有何評價?
Martijn:中荷一直保持著風電領域的交流,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此次風電大會期間舉辦的中荷海上風電研討會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為兩國海上風電未來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礎。許多荷蘭企業借此機會來到中國,同中國企業進行深入交流,了解彼此的需求將更加有利于雙方合作的展開。
此次研討會,雙方都對中荷海上風電合作提出了寶貴的建議,也達成了一些共識。我希望這些想法都能在未來得以實現,也歡迎中國企業來荷蘭進行考察。這種不斷交流、互相學習的氛圍應該維持下去。
記者:中荷兩國在海上風電發展各有什么優劣勢?
Martijn:荷蘭有超過20年的海上風電發展經驗。在發展過程中我們遇到了許多問題,也犯了一些錯誤,不過我們也因此得到了許多寶貴的發展經驗。中國海上風電正處在起步階段,我們希望中國能夠借鑒我們的經驗教訓,在發展方面少走彎路。
中國風電市場發展很快,這同政府強有力的支持是分不開的。在這一點上中國比過去的荷蘭做得更好,我想我們也應該從中學習。
對中國企業來說,想要開拓歐洲市場可能比較缺乏資質認定,而在這方面許多荷蘭企業都能夠給予幫助。
記者:您對中荷海上風電合作前景有何展望?哪方面比較有發展潛力?
Martijn:毫無疑問,海上風電是中荷未來的合作重點,尤其是向更遠、更深的海域發展。當然,這對安裝、基礎設施及管理維護提出了更高要求,葉片尺寸也將更大。這是海上風電發展所面臨的一個挑戰,當然也帶來了許多機遇。我認為這方面的發展潛力很大。
記者:海上風電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么?是成本嗎?
Martijn:成本當然會是一個問題,但對剛剛起步的中國海上風電商來說,還有更加值得關注和探討的問題。目前,相關政府機構(包括國家能源局、國家海洋局等)正在對政策、項目位置和環境影響等問題進行討論。我想等這些前期問題都得以落實和解決后,才是考慮成本問題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