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方面
1.風電機組質保期不斷延長。從開始的2年發展到現在的5年(甚至最長要求8年),風電場運營風險、成本從業主逐步向風電設備供應商轉移,造成巨大企業資金壓力。
2.企業三角債。部分企業在合同簽訂后項目執行時付款能力及信用較差,對風電設備供應商資金運轉影響較大。
3.緊縮政策。目前銀行采取緊縮政策,部分開發商在風電前期投入資金上較為困難,不斷要求風電設備供應商采取融資、合資、設備入股等方式給予其支持,使企業自身投資風險加大等。
4.價格戰。在融資困難的情況下,降低成本成為風電投資企業的首選,低價格采購策略不可避免的把成本壓力傳遞到整機企業上,進而下傳到零部件企業,導致整個產業鏈都拼命降低成本。產品價格下降是市場競爭的結果,但是價格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個安全邊際,即質量成本的問題,與價格戰相伴隨的是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的問題也就隨之而來,這對風電產業的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消極的影響。
體制問題
央企在同民營及股份制企業的市場競爭中,從資金支持、營銷手段、靈活反應等多方面都處于不利地位,只有在確保機組的先進性、不斷提高質量及售后服務水平上才能長期生存發展。
針對以上問題,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應對措施:
1.從宏觀政策層面(包括人財物等多方面),繼續加強對東汽這樣國內優秀的中央企業的幫助與扶持,以便保持企業健康發展,對于運行機組能夠提供持續的產品服務。
2.制定政策限制地方保護主義,規范國內風電項目招標。
3.協調同五大電力及各省大公司的關系,進行央企強強聯合多方位合作,共同長期穩定發展。
4.為保障風電技術不斷進步,在風電技術發展和新產品研發上給予資金支持等。
5.加快電網建設速度,特別是加快跨省區送出線路的建設步伐,是解決大量限電的出路,也是符合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對清潔能源規劃和國外風電發展規律的。
6.海上風電發展前景廣闊,由于技術、試驗、場地等各方面條件制約,國內裝機困難重重。希望出臺相關政策積極引導,并建立國家級試驗基地或示范風場。
7.盡快落實機型的規范,防止各家廠商進行掩埋式競爭,即后出機型的風輪直徑就可以比以前投入市場的機型略長,造成無序競爭,機組的銷售壽命非常短,造成企業的巨大浪費。在機組額定功率一定的情況下,風輪直徑不斷加長,這樣實際是對能源的極大浪費,需要國家層面要對技術開發提出指導意見,而不是讓企業鋌而走險。
希望國家相關部門深入研究盡快落實解決制約風電產業健康發展的問題,使得風電產業及市場盡快走向成熟。
面對嚴峻的風電市場,東汽人不僅有信心更有決心做產業領域的領跑者和長跑者,作為國內重要的電力設備制造企業和風電設備供應商,東汽已經具備整機、各類部套部件研發和制造的實力,形成完備的風電產業鏈條。加快產品開發以適應不同的需求;通過國際認證提高設計水平并且使產品走出國門;狠抓質量管理,提升風電用戶的滿意度;創新服務模式,提升風電服務效率效益。東汽衷心希望能在國家相關部門的整體規劃和統一領導下,積極配合國家風電產業發展的戰略方針,為推動風電產業和國家經濟發展貢獻我們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