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上海海上風電展6月開幕
中國海上風電雖然遇到各種瓶頸,但對于海上風電技術的探索已經如火如荼。沉寂了兩年多的第一批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項目,經過多方努力、協調后,2013年將會迎來新的轉機。

截至目前,上海、江蘇、山東、河北、浙江、廣東海上風電規劃已經完成。遼寧大連、福建、廣西、海南等省的海上風電規劃正在完善和制定,初步確定了4300萬千瓦的海上風能資源開發潛力,目前已有 38 個項目,1650萬千瓦項目在開展前期工作。
除了技術和施工瓶頸,海上風電要想發展還有兩個關鍵性要素:一是海上風電開發管理體系的成熟;另一個則是電價政策的引導。如此巨額投資以及高風險,技術、管理、電價體系尚需提升和完善,“十二五”期間海上風電能走多遠?
根據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累計并網風電裝機達到1億千瓦,年發電量超過1900億千瓦時,其中海上風電裝機達到500萬千瓦,基本形成完整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到2020年,累計并網風電裝機達到2億千瓦,年發電量超過3900億千瓦時,其中海上風電裝機達到3000萬千瓦,風電成為電力系統的重要電源。
對于2015年海上風電裝機達到500萬千瓦的目標,一些業內人士對目標達成表示擔憂。在中國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總工程師易躍春看來,不必為目標是否完成擔憂。除了特許權項目外,還有其他項目和示范項目蓄勢待發,只要國家政策逐步明朗,前期工作逐步到位,就具備了加快推進的潛力。
事實上,為了促進海上風電的發展,國家能源主管部門的態度也發生了一些轉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表示,長期會考慮推出海上風電標桿電價政策,鼓勵企業積極投資。此外,開發商只要具備條件可以向國家能源局提出申請,能源局原則上會把前期工作先安排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