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主辦的“2012全國中小型風能設備行業年會暨產業發展論壇”近日在湖南長沙召開。世界風電協會主席賀德馨建議,要進一步提高中小型風電在可再生能源利用中的地位,他說:“今年召開的十八大會議上提出了要大力推進生態文名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這是給我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在給力和輸送的正能量。從一定意義上講,中小型風電可以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更多的作用。”
科技部高新司孫鴻航博士在致辭中說,科技部于今年4月正式發布了“風力發電發展重點專項發展規劃”,是能源領域的4大重大專項之一。在風電發展規劃中,明確將中小型風電機組關鍵技術列為重點研究內容和方向之一。孫鴻航說:“在今年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中,我們優先安排啟動了分布式中小型風電機組設計制造關鍵技術重點項目。希望通過系統布局和重點支持,在較短時間內顯著提升我國中小型風電技術的自主研發水平和設備制造能力,進一步提升產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實現中小型風電分布式接入,智能微網和多能互補、集成利用等關鍵技術的突破。”
《全國風能設備行業自律倡議書》是在行業發展面臨嚴峻挑戰的形勢下,為促進行業健康持續發展,經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理事會研究,特向全國風能設備制造企業發出的,得到了廣大會員單位的支持和響應。倡議書從遵紀守法、誠實信用、保護知識產權、效益合理、真誠合作、扶持產業鏈、平等友善、科學規劃、國際市場和社會責任等方面提出了行業自律十大原則,旨在通過行業內所有企業的自律,創造一個“政府引導、行業自律、競爭有序、團結協作、共謀發展”的行業環境,推動我國風能事業不斷前進。
世界風能協會主席、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委會賀德馨理事長在致辭中專門提到了行業自律,賀德馨認為這是非常重要和有意義的事情。他說:“在當前形勢下,企業自律已不單是企業自身做事的準則,決定著企業的生存,而且也是一個行業應該共同遵守的準則。決定著行業能夠健康和持續的發展下去。特別是在行業遇到困難的時候,尤其重要。”同時,賀德馨表態,風能專業委員會將和風能設備分會一起,來推進風電設備企業自律方面做好工作。
根據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對行業內34家主要生產制造企業上報的最終統計資料顯示,2011年,中小型風電行業全年總生產量達到了18.26萬臺,比2010年增長25.6%;總銷售量達到16.5萬臺,同比增長22.9%;總產值15.88億元,同比增長29%;總銷售額為14.6億多元,同比增長33.7%;生產機組容量147MW,同比增長19.5%;銷售機組容量127.4MW,同比增長13%;產品總出口量達到5.15萬臺,同比增長23.8%,出口量占總經銷售量的比重為31.1%。中小型風電機組在風光互補路燈、邊遠無電地區的“送電下鄉”工程、移動通訊基站、公路和森林防火監控、分布式微電網、國防領域的邊防站都得到較廣泛應用。
2012年,國際經濟發展持續低迷,我國經濟發展放緩,市場壓力加大。中小型風能產業由于占據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的背景,才使得本行業在經濟復雜的情況下,沒有像其他產業經濟一樣的大幅度下滑。國家在一系列產業發展規劃中,雖然把中小型風電產業列入其中,但仍然沒有出臺明確性的補貼規定;國內局部地區對中小型風電的一點積極政策,未能拉動中小型風電產業在近年中的持續發展形勢。
2012年,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對國內數家重點中小型風電制造企業的大致了解,除少數企業有較大增長業績外,大部分企業都感到市場在縮小,銷售業績下降。中小風電當前面臨國家支持政策少、融資有困難、市場不規范、標準不完善、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存在缺陷、測試手段落后、認證進開緩慢等許多問題與難點。這些問題與難點的存在對行業發展形成一定障礙,要解決上述問題則成為行業內需要研究和解決的重點。
作為主要可再生清潔能源之一,發展風電是實現我國“十二五”能源規劃和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重要途徑。面對國內外市場嚴峻挑戰,中小型風電企業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開拓新的應用領域,強化質量與品牌意示,提升企業自身競爭力,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搶得先機。同時,各家企業一定要加強自律,為維護行業良性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