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召開前夕,中國能源研究會針對能源體制改革課題發布的一份報告引起行業轟動,報告中提到中國應設專門的能源部,以加強能源行業管理。
《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獲悉,該課題是由國家能源委委托中國能源研究會執行,由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秘書長、國家電監會辦公廳副主任俞燕山具體負責。
長期以來,中國能源管理職能分散在國家能源委、國家發改委、能源局、水利部、國土資源部等十多個部門。由于缺乏統一的能源管理,多部門之間相互推脫、大型國企自立門戶、能源行業無序競爭、國際影響力缺乏等問題普遍存在。
“作為能源生產和消費的超級大國,中國絕對有必要成立能源部。”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秘書長曾少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重建能源部已經成為能源界的普遍共識。組建能源部,或將成為下屆政府能源體制改革的重要命題。
能源部呼聲再起
能源部不是幾個部門簡單的合并,最重要的是涉及到職能和利益的再分配。
關于組建能源部的建議,中國能源研究會是在《健全與市場經濟和低碳經濟相適應的能源管理體制執行報告》中提出的。中國能源研究會是國內研究能源政策和技術的最具影響的學術團體之一,曾多次為國內的能源領域重大技術經濟決策提供咨詢和建議。
報告出臺后,最引人注意的亮點是,為了減少能源部成立的阻力,該報告甚至沒有提及價格和投資審批等敏感話題,目前這兩個職能仍掌握在國家發改委手中。
然而,能源部絕不是幾個部門簡單的合并,最重要的是涉及到職能和利益的再分配。業內認為,按照中國能源研究會的建議來看,如果不涉及價格和投資審批等職能權利,那么重建的能源部將會是形同虛設。
“以前中國的能源管理模式主要是重生產、輕消費,重供給、輕調節,但隨著經濟的發展,控制能源產量和節能減排,正在成為能源領域新的政策目標。”俞燕山認為,隨著能源政策的轉變,中國需要一個強有力的能源監管部門,從而保證政策的統一和有效執行。
2010年1月,在國家能源局成立兩年之后,國務院成立國家能源委員會,這是目前中國最高規格的能源機構,國家能源委現任委員會主任為國務院總理溫家寶。
據媒體報道,成立國家能源委是200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的后續。當時曾有人提出直接一步到位成立“國家能源部”,但最終由于部委權限劃分等問題的阻礙,并未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