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風科技(6.45,0.00,0.00%)2011年新增裝機首次下降,營業利潤同比下降74.06%后,公司今年一季度報顯示新增訂單僅為約400-500兆瓦,與銷量相同。
根據統計顯示,截至6月26日,兩市涉足風力發電上市公司中,已有14家披露上半年業績預告,僅有5家預計業績同比增長,相比之下有9家公司預計業績同比下跌,其中行業龍頭金風科技、華銳風電(6.71,0.00,0.00%)均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跌五成以上。
業績預告顯示,金風科技預計2012年1-6月凈利潤比上年同期下降幅度為50%-100%,主要原因是風電行業增速放緩,市場競爭加劇,風電機組價格下降。華銳風電也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50%以上。繼去年8月份終止風電項目重組后,中航重機上月宣布擬掛牌轉讓控股子公司下屬公司中航龍騰風力發電有限公司90%股權,金風科技、華儀電氣(6.41,0.00,0.00%)等上市公司也于近期先后披露風電子公司的股權轉讓計劃。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發布的統計數據稱,2011年全國約有100億千瓦時風電電量被限發,創造歷史最高值。同時根據電監會的統計,2011年我國部分省市風電棄風達20%左右,“三北”一些風資源豐富的地區或超過30%,直接經濟損失達近百億元,風電并網消納一直是風電行業健康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今年3月19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印發“十二五”第二批風電項目核準計劃的通知》,核準風電項目1676萬千瓦,與第一批核準項目2883萬千瓦相比少了近半,其中多出了不少風電供熱、風電直供火電、風電火電聯合協調運行的示范項目;4月,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強風電并網和消納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稱,2011年全國風電棄風限電總量超過100億千瓦時,平均利用小時數大幅減少。這被許多業內人士看做是風電行業放緩腳步的信號。
邢志剛認為,風電在需求上仍然受制于接入瓶頸。雖然今年6月將實行的風電接入標準和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將逐步推動風電接入的投資,但是最終緩解仍然需要1-2年時間。
此外,之前一直被認為有著巨大市場的海上風電,也進展緩慢。我國計劃到2015年,海上風電裝機總量將發展到5000兆瓦,2020年這一規模提高到3萬兆瓦,然而,海上風電第一期特許權招標到目前為止還沒核準,原定于去年年底的第二期招標至今還未有消息。
專家認為,由于風電核準速度減慢和接入瓶頸等因素,我國風電投資企業在2011年已經經歷了較大的財務壓力。風電設備制造業存在著產業集中度低的問題,產業資源沒有得到優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技術研發和制造能力尚不能滿足風電發展的需要,風電產業投資要按統一規劃,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