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電產業在經歷了“十一五”期間的突飛猛進后,開始進入產業發展的戰略調整期,2011年國內風電行業裝機容量開始出現近幾年來的首次下降。近期,行業主要風電企業財報陸續出爐,在利潤普遍下滑的背景下,風電產業的海外并購開始暗流涌動。
行業進入調整期
近期,知名風電咨詢企業BTM發布的《風能發展報告》(簡稱《報告》)稱,截至2011年底,全球風電累計裝機量達到241吉瓦,裝機量同比增長21%。這低于全球風能理事會所統計的2010年度22.5%的增幅。
中國風能協會和全球風能理事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度,中國(不包括臺灣地區)新增裝機容量1763.09萬KW,占到世界新增裝機量的42%左右,中國累計裝機容量6236.42萬KW;全球新增風電裝機容量4120萬KW,累計裝機容量23840萬KW。中國2011年度新增裝機容量位居全球第一位,但相比2010年度的1892.8萬KW,下降了6.85%,這顯示了中國風電產業發展增速開始出現放緩。
《報告》認為,2011年全球風電市場規模為522億歐元,預計2012~2016年間,新增風電裝機量年均增速將維持在10%左右的水平。到2016年,全球年新增風電裝機量將達到68.1吉瓦。屆時市場規模將達到863億歐元。
雖然當前中國以及印度市場將推動全球風電需求平穩增長,但是中國風電產業的整體盈利能力開始下降。
據悉,國內60多家風電整機制造商產能嚴重過剩,受激烈的市場競爭、行業政策以及宏觀經濟周期性波動帶來的銀根緊縮等因素影響,國內風電產業將逐步進入調整期。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要“制止太陽能、風電等產業盲目擴張”,近期國家能源局要求各省(區市)發改委嚴格執行風電項目核準計劃,對于風電棄風超過20%的地區,原則上不得安排新的風電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