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數次發展熱潮之后,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主要表現在:成本持續下降,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其定位也開始由補充能源向替代常規能源的方向轉化。近10年來,全球風力發電市場保持了28%的年均增長速度,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年均增長速度超過30%,生物質液體燃料的年均增長速度也達到了15%。據統計,2008年,全球投入可再生能源供熱和發電方面的資金約為1200億美元,其中77%投向了風能和太陽能光伏發電(PV)。如將用于生產能力的擴大和研發項目的投資計算在內,這個數字將超過1500億美元。2008年,與可再生能源相關的崗位已接近300萬個。目前,160多個公司已形成世界性可再生能源產業基地,市值高達2400多億美元。此次全球金融危機,又給可再生能源產業帶來了跨越式發展的機遇。由危機導致的經濟轉型正在不斷引發能源產業的深刻變革。為了應對金融危機,世界各國都把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作為恢復經濟的重要手段,美歐等國紛紛出臺的政府投資計劃,普遍加大了對可再生能源技術開發和應用的投入,相當數量的政府資金被用于支持對可再生能源技術的超前研究和技術成果的快速轉化。這又再一次掀起了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熱潮。
(二)可再生能源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
1.風電技術
風力發電技術從1980年開始逐漸發展起來,90年代中期歐盟進入風電規模化階段,爾后美國,以及中國、印度都先后進入了規模發展階段。當前,并網型風機正朝著大型化的方向發展,單機容量1兆瓦以上的風機已經成為主導產品,5兆瓦的風機已經投產,更大容量的也在研發之中。
截止到2008年12月底,全球的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了1.2億千瓦,當年新增裝機容量達到2700萬千瓦,與2007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6%。從區域分布看,歐洲、北美和亞洲仍然是世界風電發展的三大主要市場。在歐洲,風電已連續兩年成為新增的第一大電源,在北美地區,風電也多年僅次于天然氣發電,居第二位。從國別來看,2008年,美國超過德國,躍居全球風電裝機首位,同時也成為第二個風電裝機容量超過2000萬千瓦的風電大國。
2.太陽能技術
太陽能發展的主要方向是光伏發電、熱發電和熱利用。
光伏發電系統根據其與電網的連接方式可分為獨立光伏系統和并網光伏系統兩大類。經過多年的發展,光伏發電目前是一種較為成熟、可靠的技術,并已經逐漸從過去用于獨立的系統,朝大規模并網方向發展。2008年是太陽能發電創紀錄的一年,全球新增裝機660多萬千瓦,超過了核電新增裝機,與2007年相比增長了97%,累計裝機超過1600萬千瓦。德國在光伏發電裝機總量上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但西班牙在2008年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一。2008年西班牙新增光伏發電裝機260萬千瓦,約占世界當年增加量的40%以上。此外,日本、意大利也是光伏使用大國。
太陽能熱發電目前的主要技術類型有碟式、塔式和槽式,發電效率在20-30%之間。太陽能熱發電裝置一般都有轉動部件和高溫部件,需消耗水,不適合在邊遠和干旱地區大規模發展。而且目前的成本較高,應用場合受限,目前主要在美國和南歐有部分的商業化項目,其它地區主要處于技術試驗和示范階段。
太陽能熱利用技術已規模化應用,2008年底全球太陽能供熱面積2.3億平方米。太陽能熱利用的發展方向是太陽能一體化建筑,未來的重點是在提高太陽能供熱可靠性的基礎上進一步向供暖和制冷方向發展。
3.生物質能技術
生物質能的主要利用方式是發電、供熱和生產液體燃料。生物質發電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主要有直燃、混燃、氣化、沼氣、垃圾填埋氣發電等技術。由于生物質發電技術依賴于生物質資源,其成本下降和效率提高的潛力不是很大。2008年底全球生物質發電裝機達到5200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