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頁巖氣開發面臨技術和成本雙重挑戰,頁巖氣重點建廠地區,一半以上深埋的地質深度超過3500米,深層開發技術尚未成熟,頁巖氣單井建廠投資較高、產量低,產量的遞減減速比較快,目前傳統石化能源價格深度下跌,大概今年預算原油的平均價格是每桶原油45美元,最高的油價達到130多美元,所以下降很厲害。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楊昆
“十二五”電力工業發展情況,裝機規模迅速增長,供需形勢趨于寬松。
“十二五”期間,我國發電裝機容量由2010年的9.7億千瓦,增長到2015年的15.3億千瓦,年均增長9.6%,截止到2016年10月底,全國六千千瓦以上電場的裝機容量15.6億千瓦,同比增長10.8%。
近幾年,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是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2015年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3988小時,較2010年下降742小時,2016年1到10月份全國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3122小時,同比降低188小時,總的形勢看,電力供需趨于寬松。
電力綠色發展轉型加快,結構調整成效顯著,電力結構進一步優化。”十二五”期間我國風電規模高速增長,光電發展跨越式,水力發電穩步增長,核電建設規模居世界第一位。五年累計進增非石化能源裝機2.7億千瓦,2015年末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5.3億千瓦,占全國總裝機比重由2010年25%提高到2015年的34%,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由2010年的8.6%,提高到2015年的12%,超額完成”十二五”規劃的目標!
供電煤耗進一步下降。2015年全國火電機組供電標準煤耗315克千瓦時,較2010年下降了18克每千瓦時,低于國家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確定的2015年325克千瓦時的目標,處于世界平均水平。污染物排放大幅度降低,2015年底脫硫機組比例接近100%,脫硝機組比例92%,火電裝機容量增長到2015年9.9億千瓦,2015年電力行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比2010年減少425萬噸和501萬噸,超額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
近年來,電力行業企業積極貫徹落實國家走出去戰略要求,加大對外投資的力度,投資范圍涉及水電、火電、風電、輸變電等領域,目前我國電力企業在菲律賓、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亞、意大利、新加坡、印尼、越南等多個國家投資運營項目,特高壓技術走出國門了,核電企業與多個國家簽署了合作協議,電力建設企業項目遍及世界各地,帶動了電力技術和裝備出口,2013到2015年電力行業對外直接投資388億美元,工程承包累計1273.9億美元,電力機具和電器零件出口8585億美元。
“十三五”電力工業發展展望:
第一電力需求,2020年電力需求仍處于中速增長,按照國民經濟“十三五”規劃目標,預計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7萬億千瓦時,“十三五”用電量年均增長4.8%左右。
電力發展的目標,根據電力需求預計2020年全國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0億千瓦,其中煤電不超過4億千萬,常規水電3.4億千瓦,核電5800萬千萬等,2020年全國110千伏及以上線路,達到176萬公里,變電容量79億千伏安。
清潔能源發展力度加大,完成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的目標,“十三五”期間清潔能源將得到優先發展,首先平衡水電、風電、光伏和核能,在用氣電、煤電補貼,首先要清潔電力要得到充分的利用,然后再通過煤電、氣電來實現調峰。
2020年非化石發電裝機比重提高四個百分點,“十三五”風電新增裝機7900萬千瓦,三北地區提高風電就近消納的能力,建設外送通道,擴大風電消納范圍,來解決問題。棄風、棄光、棄水問題比較的嚴重嘛。
今年預期要超過棄風、棄光、棄水超過600億千瓦時。中東部、南方風電開展力度進一步加大,因地制宜推進海上風電建設,規劃海上風電新增500千瓦,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建設和光伏+綜合利用工程,支持光熱發電,規劃太陽能發電新增680萬千瓦,實現風電光伏發展目標,積極推廣應用5到6兆瓦等級研制8到10兆瓦等級海上風電機組,并進行工程示范,集中研制新型高效低成本的光伏電池,突破大型光伏電站設計集成和運行維護關鍵技術,掌握兆瓦級光伏電站集群控制技術,組織開展風電場智能控制,調度及能效評估加強大規模分布式電源電網集成控制技術研究,新增水電四千萬千瓦以上,新增核電三千萬千瓦,開工三千萬千萬。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劉峰
煤炭是我國重要工業原料,煤炭產量大幅度增加,保障了國家能源穩定的供應,全國煤炭產量由2015年32.65億噸,快速增長到2013年39.74億噸,2014年以來雖然受需求下降的影響,煤炭產量有所回落,2015年全國煤炭產量達到37.5億噸,占全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73%,為我國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