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甘肅省工信委向省電力公司和發電企業下發《甘肅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關于下達2016年優先發電計劃的通知》(甘工信發[2016]319號),《通知》提出:“2016年風電最低保障收購年平均利用小時為500小時,光電最低保障收購年平均利用小時為400小時。” 這個保障水平還不到今年5月份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核定的甘肅省風電光伏最低保障收購年平均利用小時數的三分之一。在這種條件下,風電光伏發電企業根本無法生存,產業也將受到毀滅性打擊。甘肅工信委的這一做法,明顯違反《可再生能源》的多項規定,嚴重背離中央低碳綠色發展、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和推動能源戰略轉型的精神,與國家的大政方針和現實需要都背道而馳,可謂一個實實在在的“打臉”行為。
相關新聞:500小時=1800小時?甘肅發布風光最低保障收購小時數不足能源局規定1/3!
你們打了法律的臉!《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2009修訂)第4條規定依法保護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者的合法權益。以遠低于國家規定的價格和數量水平收購可再生能源電力,致使可再生能源開發企業蒙受巨額損失,是對其合法權益的侵害行為。2015年初至今,甘肅棄風棄光損失直接經濟損失超過百億元,企業全面限入虧損?!锻ㄖ愤`反了《可再生能源法》第14條關于“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的規定,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會同國家電力監管機構和國務院財政部門對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工作進行管理,監督地方政府和電網企業具體落實,地方各級政府無權更改有關制度。同時,《可再生能源法》第28條規定,對于國家能源主管部門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相關主管部門在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監督管理工作中不依法行政的行為,上級部門有權責令其改正,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你們打了中央部門的臉!電改9號文將解決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收購、確保可再生能源發電無歧視無障礙上網問題作為當前電力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首批6個電改配套文件中,也提出了實施可再生能源優先上網和保障性收購的機制框架,明確肯定了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優先權。依據《可再生能源法》和電改文件精神,國家發改委于2016年3月28日印發了《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辦法》(發改能源[2016]625號),為落實《辦法》中提出的各項規定,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又于5月27日發布了《關于做好風電、光伏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發改能源[2016]1150號),核定甘肅風電保障小時數為1800,光伏I類和II類資源區的保障小時數分別為1500和1400?!掇k法》明確規定,保障性收購電量由國家能源局會同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局共同核定,地方各省或電力公司無權自行制定。甘肅工信委的行為是對中央政府部門文件的公然藐視和違抗。
你們打了投資企業的臉!曾幾何時,首個風電基地、清潔走廊等一堆名頭和光環吸引了大批企業的目光,滿懷熱情和希望投向西部開發的熱潮。“笑臉迎客,關門打狗”,令在隴投資興業的新能源開發企業心涼不已。一方面在大力招商引資,另一方面又不給企業活路,讓投資企業情何以堪?國家提出的最低保障收購年利用小時數是建立在企業的基本合理收益基礎上的,是保底水平,甘肅提出的保障目標沒有任何保障作用,完全是要將自己招商來的新能源企業扼殺掉的節奏。正常水平下,風電和光伏發電企業一般需要8-10年收回投資,按照甘肅工信委公布的風電和光伏最低保障年利用小時數,到運行期結束也收不回成本。
你們打了自己的臉!作為可再生能源的資源大省,甘肅是曾是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一面旗幟,清潔能源也是地方發展的一個有力支點,是實現彎道超車,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選擇。就在甘肅工信委發布《通知》的前一周,甘肅省印發《甘肅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梳理取消制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制度障礙,營造有利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良好制度環境。” 風電和光伏等新能源產業是規劃中明確提出的九大重點領域之一,提出到2020年,全省風電裝機達到25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1100萬千瓦。目前看來,《規劃》并沒有得到有關部門的支撐和政策呼應,企業的投資風險并未因此而降低。目標是遠大美好的,只可惜被工信委的行為拖了后腿。
甘肅工信委也許有自己的苦衷,但任何原因都不是可以違法違規的理由。不與中央保持一致,公然違反國家政策精神,不但極大損壞了國家法律和政策的權威性,也嚴重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國家的總體發展戰略要求,是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國際上做出的減排承諾能夠兌現的措施保障,是推進能源革命的具體步驟,各級各部門都應該嚴格貫徹落實。習總書記早在2014年就曾指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僅是政治要求,而且是政治紀律。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須是全面的,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全方位向黨中央看齊,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發展可再生能源,實現低碳綠色增長,已經成為全球共識,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希望甘肅工信委的工作可以盡快糾偏,服從國家發展大局,服務地方新能源產業健康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