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衛:一是讓清潔能源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發展的主引擎。比如,哈薩克斯坦“2050年戰略”提出,屆時可替代和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應不少于全部能源的一半。烏茲別克斯坦計劃建立中亞最大的太陽能發電站。中國與中亞、中東歐等歐亞大陸的國家在該領域合作前景廣闊。還有,與我國西部相鄰的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都是能源緊缺的國家,通過商業模式、合作模式的創新,中國風光水氣新能源設備、整體解決方案在“一帶一路”沿線乃至美洲、非洲國家都具有明顯的“走出去”優勢; 二是讓清潔能源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大眾日常消費品; 三是讓清潔能源成為西部和中亞國家人民的重要收入來源。
按照這個設想,走出國門,輸出新能源設備中國制造、新能源整體解決方案中國創造成為明陽的堅定目標。明陽集團以全球市場定位,實施“海外戰略”,與印度信實集團合作成立合資公司,開拓印度市場并輻射東南亞;在保加利亞設立東歐公司,2013年11月,明陽集團與潘尼斯庫集團簽訂了200MW風電項目開發協議。
解樹江:聽說您有一個宏大設想是打造陸地三峽,這是基于怎樣的考慮?
張傳衛:按照改革開放的總體部署,是先發展沿海和東西部,而后是中部,最后是西部。現在的問題是,西部發展是否要重復東部的模式,是否要承接東部轉移或者淘汰的人力密集型、資源消耗型、環境損害型的產業。答案是西部應走出一條具有獨特優勢、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
西部的優勢是地域遼闊,風能和太陽能資源十分豐富。國家應限制在這一經濟帶承接東部轉移的高耗能、高污染制造企業,把可再生綠色能源作為西部的產業優勢。國家應做出規劃,把青藏高原、陜北高原、新疆、內蒙古等西部地區,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清潔能源供應基地,如果總量達到100GW,等于沿著絲綢之路在西部又建了5個三峽電站。這樣,西部地區向東可以給中東部、向西可以向沿邊國家源源不斷地輸送綠色清潔能源, 讓新能源成為西部最具特色優勢的大宗商品。
青藏高原屬我國一類光資源地區,尤其適合新一代高倍聚光太陽能技術的發展。這項技術的核心是來自應用于空間技術的多結砷化鎵太陽能電池芯片。明陽集團目前已掌握包括芯片、模組自主知識產權在內的的高倍聚光太陽能全產業鏈核心技術,并實現了產業化。
企業文化是發展的核心問題之一
解樹江:從目前風電行業的競爭態勢來判斷,未來三到五年,產業兼并重組還將繼續。
張傳衛:預計行業集中度會進一步加大,風資源將迎來集約化開發,風機制造走定制化設計道路。中國市場培育了明陽,但明陽的未來發展在立足國內市場的基礎上,還要兼具國際化的視野,整合開發國際資源,在全球市場中找到合適的定位。
解樹江:民營企業競爭非常激烈,企業發展中有很多不可預測的因素,明陽現在發展勢頭很好,未來最擔心什么?
張傳衛:企業文化是發展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之一。目前,明陽集團的高層大多是年輕人,無論市場崗位、技術崗位、銷售崗位,還是國際運營崗位,都是年輕人挑大梁。這個團隊將支撐我們的“十三五”到“十四五”時期的發展。加速發展,人是關鍵,還要靠機制,必須塑造企業內部文化。我們正在推進合伙人制度這一全新的機制,實際上就是用新的激勵制度鼓勵人盡其才。
解樹江:明陽集團作為行業領頭羊一直為行業發展鼓與呼,在國家政策面有什么呼吁和建議?
張傳衛:首先,要保持政策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其次,在新能源布局和裝機規劃上一定要遵循市場和需求側決定的原則;再次,要調動社會資本融資,就必須打造一個保障可再生能源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