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整合集團平臺優勢,繼續深耕技術創新
記者:研發能力作為三一重能的核心優勢之一,您能否給我們介紹一下具體情況?
毛總:在研發創新能力方面,三一重能不僅擁有行業內首個超級計算機中心,同時還擁有院士級技術專家小組和600多人的專業研發團隊。研發團隊中不僅有一流的風電技術專家,同時還集合了來自工程機械行業的液壓、機械、控制、材料等領域的頂尖人才,實現了工程機械核心技術與能源裝備的完美融合。目前三一重能已獲得授權專利296件,其中發明專利138件,是國內風電制造企業中擁有專利最多的企業之一。三一重能將充分利用集團分布在美國、德國、印度、巴西的四大研發制造基地和分布于全球100多個國家的平臺優勢,不斷深耕技術創新,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
記者:三一重能目前對于低風速、高原型的風電機組三一重能有沒有技術改進?
毛總:低風速、高原型這些技術不是革命性的創新,只是在局部實用性的改進,在低風速方面我們致力于發展體型大、高長度的葉片,我們已經在研發最長的葉片,現在我們的主力機型是2WM,將來會是2.5-3WM,逐步成為主力機型,尤其是在低風速地區,明年我們的3WM會下線。我們對于低風速,我們現在集中在5米左右,做到5.5米左右國內還有可以利用的巨大資源。
三、聚焦海外重點市場,堅持走國際化道路
記者:可否和我們分享一下三一重能國際化的最新進展和總體規劃?
毛總:一個民族的三一,首先必須是一個全球化的三一。三一重能把國際化置于關系自身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為此,我們制定了“雙聚焦”戰略,主要聚焦印度、美國、北美、南美、非洲、東南亞等主要市場。到2020年,三一重能國際市場的銷售額要占到整個銷售額的四分之一,預計將達100億元。我們充分利用集團分布在印度、美國、德國、巴西四大研發和制造基地和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網絡渠道資源,在國際化的征程中取得了眾多可喜的成績,包括美國、埃塞俄比亞等。目前,除了埃塞俄比亞的三期風場,我們所服務的風場基本都投產了。埃塞俄比亞的三期風場今年可以投產,我們提供了設備和服務。
我們也想通過以技術、投資換市場的手段積極地走出去,包括在埃塞俄比亞,我們將和中電海外一起投資一個產業園。另外,我們和國家電投一起走進南非。
特別報道:10月14日,由三一集團發起組織的中國基礎設施(能源)工商企業考察團赴印度考察。考察期間,印度總理莫迪和中國駐印度大使樂玉成在新德里會見了考察團。此次考察,三一集團15日向莫迪總理提交了價值30億美元的投資承諾書,將滾動建設2000兆瓦的風力發電站。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稱,“印度綠色能源產業的增長為三一集團推廣風能產業提供了巨大機遇,相信有關協議的簽署將使三一集團與印度的合作提升到新高度。”
此次考察除了三一集團之外,還包括建設領域內的中國電建、連云港港口集團,新能源領域內的國家電投、特變電工、正泰集團等,投融資領域的中民投、中信證券、中國工商銀行等。其中,中國工商銀行表示將為三一集團開發印度市場提供15億美金的專項融資支持。
四、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堅信行業美好未來
記者:如今,中國政府給予了可再生能源大力支持,您對“十三五”期間風電行業的發展有著怎樣的預判?
毛總:“十三五”是我國能源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時期。根據國務院發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到“十三五”末,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要達到15%,這就意味著實現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從補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轉變,應該是主基調。按照規劃,“十三五”風電裝機容量要達到1.5億千瓦。因此,風電在新能源里的占比肯定會提高。當然,風電產業的發展也面臨著一定的困難,比如并網消納、補貼資金、風電成本等客觀因素,這些問題都需要包括政府、企業等多方的積極努力才能逐步解決,值得欣喜的是,這些情況都正在得到改善,比如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的承諾,包括一些列政策的出臺,以及27條特高壓線路的承建,將有效緩解棄風限電現象。總體來講,我們對于風電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是充滿信心的。
記者:我們馬上將迎來“十三五”規劃的起始年,那三一重能的五年規劃又是怎樣的呢?
毛總:目前,從規模上來講,三一重能在風電行業還是一個追趕者的角色,但是我們的上升勢頭非常明顯,2016年我們應該可以進入行業前五名,我們的目標是到“十三五”末,位于第一集團,打造行業內數一數二的品牌,成為世界一流的風電企業。未來五年內,我們要把能源板塊打造成三一集團的三大核心板塊之一,另外兩塊分別是工程機械板塊和金融板塊。而且,不僅僅在國內,在國際市場我們也要和國際巨頭競爭,為中華民族貢獻一個世界級的民族品牌。
記者:現在海上風電發展困難重重。那三一重能在發展海上風電方面有著怎樣的考慮?
毛總:三一重能專注于風電裝備,而海上風電是我們下一步研發的重點。
三一重能海上8MW的風機在2016年可以下線試裝,包括海上的施工裝備,我們都已經做了集中研發。目前海上施工裝備已經進行集中研發,在技術方面將進行革命性的創新,大大減少施工吊裝時間和費用。在低風速地區,我們創造性地使用兩節葉片,這個我們已經在研發了,最長的葉片,我們也在研發。目前我們海上風電的主力機型是2.5MW的,未來3 MW的機型將逐步成為主力機型。明年,三一重能3MW的海上風機就可以下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