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為什么還會有那么多?
張國寶:因為我們傳統思維當中只有批錢、批物才叫權,不是監管,看到能源局這個電廠要能源局批,那個事情要能源局來做,好像他弄的挺紅火,我并不認為電監會沒有權,我認為它應該是一個很大的權力。
記者:現在取消電監會出于一種什么考慮?
張國寶:因為有這么一部分人認為電監會作用沒有很好的發揮,因此現在采取了把能源局和電監會合在一起。如果用俗語來講,過去的模式叫政監分離,現在又政監合一,這實際上搞政監分離和政監合一都可以找到模式。剛才我講像英國也可以認為政監分離,但是像在法國,他到現在還是一個國家的公司,而且單一所有制。
記者:您個人認為法國模式怎么樣?
張國寶:我覺得世界上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就是某種模式是大家心目當中理想的最好的,因為世界上這么多國家很難找到兩個國家管理體制是完全一模一樣的,美國的和英國不一樣,法國的和英國的也不一樣,美國、法國、英國和日本的也不都不一樣,發展中國家也不一樣,中國的模式跟印度就不一樣,印度能源部就有五個,緬甸比我們小的多,緬甸還有兩個電力部,所以不會有哪個國家是完全一模一樣的。因為他要根據自己國家的其他經濟體制,比如說資源稟賦。
比如說我在日本過去也學習過,對日本情況比較了解,日本九個供電區,他基本上自己平衡,無論是北海道,還是本州,還是四國都一樣,都沒有能源部,不存在哪個就是煤礦、天然氣,它都沒有,所以它在某個區域當中自己建電網,它們也互相競爭,但是只是互相在緊急情況下互相支援,并不需要把某個能源、某個電力從某個區域輸送到另外一個區域,但中國就不一樣,中國就把煤堆在山西,堆在陜西內蒙,浙江沒有煤,上海沒有煤,江蘇沒有煤,所以他要把這個地方的煤或者是電送到那個地方去,天然氣也是一樣,分布在四川盆地或者是西北,把它運過來,并不存在每個地方都沒有的問題。
水利資源也一樣,比如說三峽有水利資源,西南有、西北有,但是江蘇沒有,浙江沒有,所以必須把電送過來,所以這是每個國家的資源稟賦,哪個國家采用什么樣的電力模式,必須根據本國的國情出發,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記者:我們知道從2002年以后,當時為了保證能源的供應,將電力的市場化改革推后,認為首先要保證用電企業使用電力,您認為現在是推動電力改革的一個好的時機嗎?
張國寶:你說的很對,其實大家討論的比如說其中一個課題,叫做競價上網,這個競價上網其實在1998年的時候,在浙江省就實行了,因為當時浙江這樣的經濟發達的沿海省份電力也富裕,所以自己就率先在全國搞了競價上網,而且軟件還是從國外買來的,引進了國外的東西。所有的電站都可以給中心去報,報價,我有多少電量可以上,它用計算機自然比對,然后擇優錄取來發電,我也組織過國內的電力企業到那里學習過,把這個推廣。
但是沒有多久,倒過來電力又變成短缺了,浙江省認為自己電又不夠,在電不夠的情況下你怎么去搞競價上網?你搞多貴也得讓它去發,所以就自然消亡了,后來成立電監會以后,電監會曾經把競價上網也作為電監會要想搞的,要想推廣的一件事情,所以那時候電監會副主席原來也是我們紀委發改委調過去的,在東北搞了競價上網。東北電網當時的條件下,因為沒有配套改革,比如說改革體制的改革和其他的改革相配套,所以最后也搞不下去,電力企業意見很大,紛紛跑來說不愿意,最后也都消亡。
所以能不能搞競價上網也是有一定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