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造成電網減供
負荷的比例
|
造成城市供電用戶
停電的比例
|
發電廠或者變電站因安全故障造成全廠(站)對外停電的影響和持續時間
|
發電機組因安全故障停運的時間和后果
|
供熱機組對外停止供熱的時間
|
特別重大事故 |
區域性電網減供負荷30%以上
電網負荷20000兆瓦以上的省、自治區電網,減供負荷30%以上
電網負荷5000兆瓦以上20000兆瓦以下的省、自治區電網,減供負荷40%以上
直轄市電網減供負荷50%以上
電網負荷2000兆瓦以上的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電網減供負荷60%以上 |
直轄市60%以上供電用戶停電
電網負荷2000兆瓦以上的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70%以上供電用戶停電 |
|
|
|
重大事故 |
區域性電網減供負荷10%以上30%以下
電網負荷20000兆瓦以上的省、自治區電網,減供負荷13%以上30%以下
電網負荷5000兆瓦以上20000兆瓦以下的省、自治區電網,減供負荷16%以上40%以下
電網負荷1000兆瓦以上5000兆瓦以下的省、自治區電網,減供負荷50%以上
直轄市電網減供負荷20%以上50%以下
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電網減供負荷40%以上(電網負荷2000兆瓦以上的,減供負荷40%以上60%以下)
電網負荷600兆瓦以上的其他設區的市電網減供負荷60%以上 |
直轄市30%以上60%以下供電用戶停電
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50%以上供電用戶停電(電網負荷2000兆瓦以上的,50%以上70%以下)
電網負荷600兆瓦以上的其他設區的市70%以上供電用戶停電 |
|
|
|
較大事故 |
區域性電網減供負荷7%以上10%以下
電網負荷20000兆瓦以上的省、自治區電網,減供負荷10%以上13%以下
電網負荷5000兆瓦以上20000兆瓦以下的省、自治區電網,減供負荷12%以上16%以下
電網負荷1000兆瓦以上5000兆瓦以下的省、自治區電網,減供負荷20%以上50%以下
電網負荷1000兆瓦以下的省、自治區電網,減供負荷40%以上
直轄市電網減供負荷10%以上20%以下
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電網減供負荷20%以上40%以下
其他設區的市電網減供負荷40%以上(電網負荷600兆瓦以上的,減供負荷40%以上60%以下)
電網負荷150兆瓦以上的縣級市電網減供負荷60%以上 |
直轄市15%以上30%以下供電用戶停電
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30%以上50%以下供電用戶停電
其他設區的市50%以上供電用戶停電(電網負荷600兆瓦以上的,50%以上70%以下)
電網負荷150兆瓦以上的縣級市70%以上供電用戶停電 |
發電廠或者220千伏以上變電站因安全故障造成全廠(站)對外停電,導致周邊電壓監視控制點電壓低于調度機構規定的電壓曲線值20%并且持續時間30分鐘以上,或者導致周邊電壓監視控制點電壓低于調度機構規定的電壓曲線值10%并且持續時間1小時以上 |
發電機組因安全故障停止運行超過行業標準規定的大修時間兩周,并導致電網減供負荷
|
供熱機組裝機容量200兆瓦以上的熱電廠,在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采暖期內同時發生2臺以上供熱機組因安全故障停止運行,造成全廠對外停止供熱并且持續時間48小時以上 |
一般事故 |
區域性電網減供負荷4%以上7%以下
電網負荷20000兆瓦以上的省、自治區電網,減供負荷5%以上10%以下
電網負荷5000兆瓦以上20000兆瓦以下的省、自治區電網,減供負荷6%以上12%以下
電網負荷1000兆瓦以上5000兆瓦以下的省、自治區電網,減供負荷10%以上20%以下
電網負荷1000兆瓦以下的省、自治區電網,減供負荷25%以上40%以下
直轄市電網減供負荷5%以上10%以下
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電網減供負荷10%以上20%以下
其他設區的市電網減供負荷20%以上40%以下
縣級市減供負荷40%以上(電網負荷150兆瓦以上的,減供負荷40%以上60%以下)
|
直轄市10%以上15%以下供電用戶停電
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15%以上30%以下供電用戶停電
其他設區的市30%以上50%以下供電用戶停電
縣級市50%以上供電用戶停電(電網負荷150兆瓦以上的,50%以上70%以下) |
發電廠或者220千伏以上變電站因安全故障造成全廠(站)對外停電,導致周邊電壓監視控制點電壓低于調度機構規定的電壓曲線值5%以上10%以下并且持續時間2小時以上 |
發電機組因安全故障停止運行超過行業標準規定的小修時間兩周,并導致電網減供負荷 |
供熱機組裝機容量200兆瓦以上的熱電廠,在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采暖期內同時發生2臺以上供熱機組因安全故障停止運行,造成全廠對外停止供熱并且持續時間24小時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