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dar, 是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的縮寫,即激光探測與測量,是一種遙感技術,一般也稱激光雷達。它使用激光來測量距離和速度,測量風速只是它眾多用途中的一種,其他應用場景很多,包括三維成像,地形遙感測量等等。
我們先看 Lidar 測風的基本原理,看下面的圖:
圖中右側的黑色部件就是一個原理性的 Lidar 探頭,它包括一個發射器,一個探測器和兩個反射鏡面,一個 45 度平面,一個圓弧面。
發射器發出一個激光脈沖,當脈沖遇到空氣中的微粒時,會被反射回來。如果此時空氣是靜止的,那么激光脈沖會原路返回,按如果顆粒本身有一定的速度,根據速度疊加原理,反射回來的激光脈沖路線會產生一個偏移,而這個偏移最終會被探測器以入射角度的形式探測到,根據這個角度,就可以反算出微粒的速度了。而這個速度,就是空氣移動的速度,也就是風速。
另外,還可以根據反射回來的實際計算出這個反射微粒的具體位置。所以,Lidar 可以準確地測量到具體點位的風速數據。
基于這種能力,它在風電領域被用于以下三個方面:
1. 風資源評估
在風電領域的最初應用是用來替代進行風資源評估的測風塔,因為用 Lidar 設備可以測量特定高度和位置的風速,而不需要搭建測風塔,這樣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尤其是在一些復雜地形和海上,因為這些地方搭建測風塔的成本比較高,難度也比較大。
2. 大型風電機組前饋控制
隨著大型機組越來越多,Lidar 測風系統開始被耦合到風電機組的控制回路中,參與閉環控制,從而用來降低機組載荷或提升機組捕獲風能的效率。根據它能夠測量準確點位上的風速這樣的特性,我可以做到如下的效果:
其中,紅色圓圈標出的部分就是機組正前方 60 米的空間位置,測出這些位置的準確風速,把這些數據引入控制器回路中,控制器能夠準確知道將要到來的三維風速情況,就能夠提前作出控制動作達到非常理想的降低機組載荷的效果。
3. 風電場級尾流優化控制
根據風場實際情況,在特定位置布置 Lidar 系統可以實現對整個風場的風速流場進行測量,從而幫助場級系統完成優化控制,尤其是針對尾流效應進行場級調節,從而實現整場最優。
第 1 點應用已經很常見,第 2 點在大型海上機組也有不少案例,目前還沒有看到第 3 點有實際應用。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Lidar 系統有一個不容忽視的缺點,那就是它對大氣環境依賴很強。大氣中的微粒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大霧、強霧霾天氣都會導致測風失敗,因為整個反射路徑被破壞了。
并且,如果是那種非常干凈的天氣也不行,因為空氣微粒太少,導致總是在指定位置無法得到反射,從而導致測風失敗。
所以,機組閉環控制中如果引入了 Lidar 的測量結果,該如何面對這種測量失效的狀況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最后,有一點要注意 Lidar 不是 Radar (radio detecting and ranging),我們通常說的雷達,是 Radar ,也就是電磁波探測與測量,別搞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