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已投產風電場的上網電量統計,大部分風電場實際發電量與可研報告計算發電量有出入。風電場發電量計算準確與否,是論證風電場建設是否可行的必要條件之一。影響發電量計算的主要因素有以下:
一、風能資源代表性
1、測風塔數據是發電量計算的基礎數據。測風塔是否具有代表性,是發電量計算準確與否的根本性保障,風電場內應至少保證有1個具有代表性的測風塔,復雜風電場更需要設置多個代表性測風塔,并在計算時盡量采取綜合計算或者分區計算。
2、水平年判定。收集氣象站、中尺度或臨近測風塔的長期數據和同期數據,與測風塔數據做相關分析,對風電場判定大小風年,訂正合理的水平年數據,以保證合理計算風電場運行20年的發電量。
二、地形圖的精度
地形圖包含了風電場區域高程、地面粗糙度等重要信息,可研階段地形圖要盡量收集風電場實測1:2000地形圖,如收集不到,盡量采用當地測繪局1:1萬地形圖,避免使用globemap等軟件下載的精度不高的地形圖。
三、風機功率曲線的準確性
利用廠家提供的當地空氣密度下的功率曲線或者修正后的實際功率曲線進行計算,減少使用標準空氣密度下功率曲線進行折減產生的誤差。
四、上網發電量折減系數
上網發電量需要對軟件計算出的理論發電量進行折減,折減系數的選取是檢驗發電量專業人員水平的重要指標,根據風電場當地的氣象條件、電網運行狀況、場內線路長度、風電場規劃等條件綜合選取折減系數。避免人為的減少折減系數或提高折減系數,造成發電量計算結果不客觀。
五、計算軟件的選取
市場上應用較為廣泛的發電量計算軟件有:Wasp、Windfarm、Windpro、Windsim、WT等,平坦地形可采用線性風資源分析軟件Wasp、Windfarm、Windpro等,復雜地形應盡量選用Windsim和WT,這樣可以盡量避免軟件計算產生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