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表3 可以看出,該專利與國內多個專利的技術方案中的部分技術特征相同,因此,如果國內相關企業有意擴展發展方向并開拓海外市場,就必須關注此項專利及其相關聯的專利,通過繞過這些國外專利申請的保護范圍,得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創新。
五、意見和建議
通過上述分析得出,由于風電變槳偏航軸承快速發展還只有幾年,雖然其專利申請量呈遞增態勢,但是變槳偏航軸承在世界范圍內申請量不大,國外在華專利申請量更少,而且技術聚合方向和主要發展趨勢也并不明顯,這些都說明此領域技術還不成熟,處于待發展階段,國內外都在探索研究。所以中國的相關行業和企業應抓住時機,在技術和創新上有所突破,具體意見和建議如下:
第一,加大對技術創新的扶持力度,保持專利申請的穩步提升。與我國風能產業的高速發展相比較,國內風電變槳偏航軸承企業的專利擁有量普遍偏少,這表明國內企業明顯缺乏專利保護意識。雖然近幾年中國企業的專利申請量有所提高,但是目前我國風電變槳偏航軸承領域中規模大、產能高的企業申請量并沒有明顯且持續的增長。對此,有關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對我國重點企業的支持力度,培育出一批擁有逐年遞增的專利申請數量和不斷改善的申請質量的創新型企業。
第二,鼓勵國內企業避開國外重要專利,申請更多核心及外圍專利。

風電變槳偏航軸承領域的國內外技術重點和研究方向不一致,但從申請內容可以看出,國外申請的技術含量相對較高,尤其是國外涉及變槳軸承的研究比國內多,且核心技術均掌握在幾個國外大公司手中。因此,應根據我國國情,鼓勵國內有望突破國外知識產權壁壘的龍頭企業,繞過國外專利技術進行專利布局或申請更多核心專利。
第三,推動國內企業建立專利聯盟,提高知識產權預警應急能力。就風電領域的生產制造而言,變槳偏航軸承是國產化率較高的部件之一,因此,應當采取有效措施隨時掌握專利競爭態勢,提前準備應對競爭威脅,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應對能力,防范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該領域的企業應適時成立專利聯盟,建立知識產權預警應急機制,研究分析該領域相關專利信息,制定并實施應對預案,隨時跟蹤國外在我國的專利布局,及時發布預警信息。
第四,加強科研院所的研發,提高申請專利的積極性。在變槳偏航軸承領域,我國科研院所的研發能力與企業的研發和生產制造能力相比較為薄弱。因此,政府應加大學校及研究院的科研投入,使科研院所的研發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大力提高科研效率,積極推進專利申請,通過科研院所夯實研發基礎、拓寬研發領域,全面提升我國風電產業的整體能力。
六、結語
過對全球以及國外來華和中國本國的專利申請人在世界范圍和中國擁有的變槳偏航軸承技術的全面分析得知,就專利申請數量而言,我國申請人在此領域處于優勢地位,而就申請質量和技術含量而言,我國與國外來華申請還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我國相關行業、企業和科研院所應面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采取相應措施改變現狀,使我國在變槳偏航軸承技術上有所創新和突破。
參考文獻
[1] 馮琴. 風電機組中的風電軸承. 電氣制造.2010(11).
[2] 李云峰. 上海國際軸承峰會會議演講. 軸承.2010.[3] 何加群. 風電產業和風電軸承. 電氣制造.
2009(9).
[4] 方成剛,高學海,黃筱調,王華,朱飛. 風電轉盤軸承的設計與制造. 軸承. 2009(9).[5] 來源. 我國風電軸承企業邁向高端產業發展
望突破. 江蘇風電. 2011(1).
[6] 陳龍,趙聯春. 變槳軸承載荷分布分析. 軸承.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