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品概述
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系統面向風電場、地面光伏電站、分布式光伏電站以及電網調度用戶,支持單站預測、多站預測以及區域預測。
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系統根據數值天氣預報和電場運行信息,通過預測模型,得到電場未來的發電功率和理論功率,滿足發電企業的并網要求,幫助電網公司合理制定新能源調度計劃,實現最大消納新能源出力的目標。
本產品能夠為客戶提供全套的功率預測解決方案,包括功率預測、數值天氣預報、氣象觀測、數據監控、數據上報、發電計劃管理、統計分析、多電場管理以及理論電量計算等功能。
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系統已實施項目近600個,連續三年市場占有率第一。
2.產品優勢
2.1符合電網規范
東潤環能承接了國網、南網范圍內多個省調新能源并網管理主站系統,對電網對新能源場站的管理要求有深刻理解,系統完全滿足各級電網要求。系統完全按照電網的二次安全防護標準設計,支持電力系統規定的各類通訊規約與通訊方式,滿足各級電網對功率預測的精度要求。
◆ 短期預測:0-24小時,0-48小時,0-72小時,時間分辨率15分鐘;
◆ 超短期預測:0-4小時滾動預測,時間分辨率15分鐘;
◆ 中長期:0-168小時預測,時間分辨率15分鐘;
◆ 單個新能源電場短期預測精度大于80%;
◆ 單個新能源電場超短期預測精度大于85%。
具有國內外5家氣象源支撐,包括3家歐美(丹麥、西班牙、美國)專業氣象服務商,2家國家級專業氣象技術研究單位(國家氣象局、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2.3特征風機穩定測風技術
通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特征風機穩定測風技術,實時計算出風電場的氣象數據,替代傳統測風塔測風,特別適合南方覆冰地區。對于地形、風機分布復雜的風電場能夠更加全面的反映風電場風資源情況,并降低業主的投資和維護成本。
2.4超長預測時間
能夠為新能源場站提供0-240小時的中長期氣象及功率預測服務。
2.5預測系統遠程更新
◆ 軟件平臺遠程更新:能快速響應電網要求與客戶新需求,用戶不需要等待服務團隊到現場進行系統更新,只需要點擊指定按鈕就可完成系統版本更新,可節省大量時間成本與經濟成本。
◆ 預測模型遠程更新:針對氣候季節性變化、區域氣象的相互影響,能夠及時優化預測算法,提升預測精度。
◆ 預測參數遠程更新:針對極端天氣以及風電設備運行狀態變化,能夠及時發送預測參數,保證預測精度。
2.6云方案及移動APP服務
通過與華為云IT基礎合作的預測云應用平臺,可為用戶提供基于WEB的遠程預測服務,從而降低用戶投資和運維管理成本;同時可以為用戶提供移動APP,方便用戶隨時隨地查看定制化的關鍵信息。
2.7功能配置靈活
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系統架構統一,模塊之間采用松耦合設計,各個功能模塊不會相互干擾。功能按需配置,滿足不同區域電網和不同用戶的需求。
3.技術優勢
3.1科研力量
東潤環能與國內外知名研究機構開展合作,包括國家氣象局、中國電科院、華北電力大學、清華大學等,并與中科院大氣所共建了“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服務中心”。科研團隊相繼完成了“奇異數據自動化篩選方法優化”、“基于落地修正的數值天氣預報優化”、“氣象資源評估與氣象經濟數據挖掘”等多個項目,實現了多項技術創新。
3.2數據優勢
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系統擁有國內外多種數值天氣預報氣象源并積累了覆蓋全國的、海量的新能源場站的運行數據。
◆ 數值天氣預報
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系統所采用的數值天氣預報由中國氣象局、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新能源所作為技術支撐,數值天氣預選擇全球環流背景場數據作為初始場或猜值場,考慮邊界層參數化方案、路面過程參數化方案等,進行降尺度計算。同時結合局地氣象資料、場站氣象觀測資料等測風數據,采用資料同化技術,經過大型計算機的模式計算和優化得到中尺度數值天氣預報。
為保證數值天氣預報的安全性,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系統所使用的數值天氣預報服務器系三地同步更新。
◆ 海量的場站運行數據
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系統已經服務與全國600余家新能源發電場站,積累了海量的電力系統運行數據,為產品性能的提升與數據挖掘提供了重要的基礎。
◆ 豐富的建模經驗
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系統的模型支持團隊具備在多種電場類型、地理環境和氣象環境下建模的豐富經驗。
3.3模型優勢
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系統的模型支持團隊對有歷史功率數據的已投運場站和缺乏歷史數據的新建場站均可建模,預測建模不受客觀條件限制,并提供多種建模方式:
◆ 統計建模
對已投入運行的電場,系統采用統計建模方式,需要收集電場的歷史功率數據。
◆ 物理建模
對新建電場,由于缺乏歷史數據無法進行統計建模,可采用獨特的物理建模方式,為新建電場提供物理建模式。
◆ 混合建模
對于一般電場,往往只能收集到部分數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采用物理與統計相結合的混合建模方法,彌補數據缺失對預測精度造成的不良影響。
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系統的建模已實現自動化和程序化,可在1個月內完成國內任何區域的發電功率預測建模與系統開發。
4.系統功能
4.1系統功能概述
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系統采用B/S模式。用戶登錄系統不需要安裝其它軟件,在系統所在網段任何一臺電腦的瀏覽器上輸入功率預測系統的鏈接,便可以進入系統的登陸界面。所有操作必須在用戶成功登陸并授權的情況下進行。
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系統包括多風場管理、實時監控管理、曲線展示管理、上報管理、發電計劃管理、統計分析、數據報表、高級應用、生產管理、系統管理等十大模塊。
4.2系統拓撲圖
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系統需要配置兩臺服務器:數據采集服務器與功率預測服務器。為保障系統的安全性和電網調度對新能源電站安全性的要求,對從外網接收的數值天氣預報數據需加裝反向隔離裝置,以保證系統的安全性。
數據采集服務器用于接收數值天氣預報數據和預測參數,通過反向隔離器將數據傳輸至功率預測服務器。功率預測服務器利用數值天氣預報、預測參數、實時氣象觀測數據和電場運行數據,進行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系統包含商業數據庫系統,用于存儲歷史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