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對我抱怨說,她有一個夢想——成為一個自由作家,她認為自己有這種天賦。然而,她還有一份律師職業,大家都說這個職業好,但她就是極其討厭,“我最討厭的就是當律師了。”
盡管這么討厭律師職業,但每當她想辭職時,腦子里就總想起其他人的勸解:“你這份工作真的很好,別胡思亂想了。”
于是,有兩年時間,藍整天處于這一矛盾中,整天在思考,該怎么辦?是痛下決心,去追尋自己渴望已久的自由作家,還是安心做好自己目前的工作。
矛盾的結果是,她沒有如愿以償去追尋理想,也沒有把本職工作做好,經常處于懊惱中。
別把理想當借口,腳踏實地最重要
乍一看,藍的矛盾心情很好理解,畢竟,自由作家是不容易做好的,而藍的律師職業的確能提供不錯的生活條件。
但是,藍的先生收入很高,而藍自己也有不少積蓄,她說自己其實并不存在經濟上的壓力。
既然如此,為什么還這么矛盾?藍自己解釋說:“難道我真是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了,大家都認為我不該去追求理想。”
“別人的說法令你有壓力嗎?”我問她。
“沒有什么壓力。”她想了一下回答說。
www.rszh.net
“這么說,這只是你的理性上的認識?”
“是,是我理性上找到的一個理由,因為我好像沒有其他理由了。”
她談到這里,我推測,她的理想和工作很可能互為替罪羊了。她想追求理想,但她沒有勇氣去面對和承擔追求理想一旦失敗的責任,于是每當渴望追求理想時,就會感受到這種壓力,然后就找了一個不追求理想的借口——我目前的工作很好。
同樣,她的工作有許多挑戰,常令她有受挫感,但她多少不愿意去面對“我不行”這種感受,也不愿意去想改進工作的辦法,這時就會想起她美好的理想來,由此美好的理想也成了不好好工作的一個借口了。
我把自己的分析告訴藍,她愣了一會兒,最后說:“是的,我感覺自己的確是在逃避,的確是工作不順時會想到理想,真想追求理想時又想到了工作,但真是沒想到,這種左右搖擺原來是懶惰,是不愿意承擔責任。”
把理想和工作這兩件事糾纏到了一起。因為不能追求理想,她對工作有了很大的情緒,因為整天渴望理想,她的工作受到了嚴重影響。于是,她看不清理想,也看不清工作。
這種糾纏,違反了一個基本的原則——不要把事情A和事情B攪到一起。如果要分析事情A,就只從事情A入手,少考慮事情B;如果要分析事情B,就少考慮事情A。最忌諱的是這樣的事情:為了消除事情A的不利影響,再制造一個事情B出來,結果,B的存在,就僅僅成了為A消除不利影響的一個工具,這對B很不公平。
而且,在這一類“替罪羊迷局”中,B的產生,都是因為當事人不敢去直面A。
最典型的是“創可貼戀愛”。很多人戀愛分手后,感覺到非常難過,自己不敢面對分手這一結局,于是立即找一個新的戀人。這樣一來,新的戀情就不過是一副創可貼,不過是為了治療前一次戀愛傷痛的可憐的工具而已,這對這次戀情和新的戀人,仍然是非常的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