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進行風電功率預測預報的風電廠不能并網發電,這將成為國家能源局對國內所有并網風電廠的硬性要求。
6月22日,本報獨家獲悉,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了《風電廠功率預測預報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
按照該《辦法》,到2012年1月1日,我國所有已并網運行的風電廠必須建立起風電預測預報體系和發電計劃申報工作機制,而未按要求報送風電預測預報結果的風電廠不得運行并網。
業內人士稱,我國目前大多數風電廠都沒有安裝風電功率預測預報系統,電網調度機構對此也無硬性要求,而國家能源局的新《辦法》將使得這樣的局面將在今年底結束。
此外,國家能源局正在準備出臺一系列規范風電行業的新措施,而所涉及到的企業正在從風電設備制造商向風電開發商轉移。
對政策調整敏感的風電開發商需要提前做好準備了,對風電開發商的洗牌正在醞釀當中,未來將改變整個行業的格局。
風電調度亂局
消息人士稱,該《辦法》是在6月9日下發到各個相關單位,主要內容一方面是要求所有并網運行的風電廠均應具備風電功率預測預報的能力,并按要求開展風電功率預測預報,另一方面要求電網調度機構應根據風電廠傳送的功率預測結果,按照優先調度風電的原則,編制風電廠發電計劃,并及時向風電廠通報。
由于風電具有隨機性、間歇性、波動性的特點,其對電網的運行調度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國家電監會在年初發布的《風電、光伏發電情況監管報告》中曾指出,由于風功率預測系統不完善,基礎數據缺乏,準確度不高,電網企業無法根據預測的風力功率制定調度計劃,運行方式的安排上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
但之前我國風電業界普遍認為風電不可預測,并未出臺相關的強制性政策。通過近幾年風電廠運行經驗,主管部門改變了對風電的認識。“我們現在認為風電是可預測的電源。”國家能源局人士對本報記者說。
“以前沒有這樣的硬性規定,風電預測預報對風電廠來說可有可無。” 中節能風電公司生產運維部經理董曉湛對本報記者說,“個別風電廠安裝了這個系統,能夠和電網進行溝通。” 他介紹,中節能風電公司旗下風電廠都已安裝了這套系統,雖然需要有所投入,但對風電廠的建設成本并無多大影響。
強制預測對電網更安全
國華[0.16 0.00%]江蘇風電有限公司生產部的王林介紹,國華江蘇風電有限公司將在今年7月1日投運風電功率預測預報系統,這比《辦法》的要求提前了5個月。但他擔心,風電預測數據滯后會對預測的準確率產生影響,使得風電廠在考核中表現不好。
“天氣預報都不準,我們一個風電廠怎么能測得準呢?”王林說。
事實上,我國風電功率預報系統的供應商已有100多家,預測準確精度達到85%以上,能夠滿足《辦法》的要求。《辦法》規定,風電廠需要進行日預報和實時預報,前者是預報第二天96個時間點的情況,后者則是每15分鐘預報一次。國家能源局人士稱,主要的考核標準是頭一天報的96個點的曲線,而且還要經過一個算式進行換算,最終結果能夠反映出風電廠實際的預測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