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懷疑論者還在繼續質疑電網級儲能的應用價值時,國際上幾家領軍企業正在通過創造最優化的風電系統方案以向人們證明其價值所在。
比如Xtreme Power公司和WindTamer公司,他們正在逐漸獲得風電最優化儲能系統應用的巨大成功。Xtreme Power公司和WindTamer公司日前都與相關合作方簽署了儲能系統供應合約,以出售其電池儲能系統。其中,WindTamer公司獲得PGM公司319000美元的訂單,交付其定制的電池儲能系統。該系統可以實時監控電網電力供需變化以平滑電力供需。而Xtreme Power更是與擁有986MW風電裝機容量的杜克能源達成合作,將提供價值4300萬美元的36MW的電池儲能系統。
今年,全球風電并網瓶頸日益凸顯,風電儲能市場正在迎來生機。并網問題作為全球風電市場共同的待解命題,一直以來牽動著整個產業界的敏感神經。特別是對于今年的中國風電市場,在經歷了前兩年的風電裝機爆發式增長后,中國風電面臨的這一瓶頸讓風電蒙上了“垃圾電”的惡名。內蒙酒泉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相繼陷入并網尷尬之中,一系列問題凸顯并網解決之緊迫。
相較于國際儲能市場,中國儲能市場明顯驅動乏力。在國際媒體上,時不時見到相關政府主管部門動輒給予儲能項目上千萬美元的資金支持,而中國市場除了張北風光儲項目儲能環節一度中止再開啟之后,其他有代表性的示范項目遲遲未能啟動。這背后,有政府和國家電網的無奈,更多的則是儲能從業者的期待。
歸根結底,在于儲能技術的突破。技術突破才有成本下降,成本下降才具產業化應用的基礎條件。而先進的儲能技術目前主要在國外,有此技術支撐,政府也就有信心給予企業資金支持。而企業的技術一則源于自身的研發實力,二則源于政府主導的相關部門的研發。在這兩方面,中國的環境都無法與國際相抗衡。在國內儲能起步較晚的情況下,中國市場短期內或應更多引入外力,以刺激國內市場的發展。
而樂觀的是,據我們掌握的信息,包括中廣核、華電、金風、英利、神華等等諸多國內電力巨頭和風電產業龍頭都正在進行儲能相關技術研發或即將進入儲能領域,同時,更有越來越多的民營資本和新能源相關企業在關注這一領域并即將進入這一大市場。而在中國風電大發展的背景下,在有諸多資本相繼介入的前提下,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的風電儲能市場即將在不久的將來迎來群雄逐鹿的時代,誠如兩年前的風電一樣。而誰將獲得先機并成為領軍者,決定于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