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透露,國家能源局將盡快建立嚴格有效的風電運行制度,重點對風電企業和風電場運行提出要求。
“預計到2015年,我國風電消納規模將超過9000萬千瓦,到2020年將達到1.5億千瓦以上。”國家電網15日發布《促進風電發展白皮書》時指出,“大風電融入大電網”是我國風電規模化發展的必然選擇。
國家電網發展策劃部主任趙慶波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電網能夠充分利用不同區域風電的互補性,平滑風電出力的波動,也就是說“電網規模越大,風電裝機占負荷的比例越小,風電對電網的影響越小”。
在此間,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表示,我國風電“大規模、高集中”的開發模式和“大容量、高電壓、遠距離”的輸送模式,客觀上要求必須做好風電與其他電源、風電與電網的統一規劃。
史立山認為,“簡單肯定和簡單否定風電”都是不正確的態度,目前亟須建立適應風電特點的運行管理制度。他透露,國家能源局將盡快建立嚴格有效的風電運行制度,重點對風電企業和風電場運行提出要求。
提高風電消納能力
截至2010年底,全國風電并網容量2956萬千瓦,“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速接近100%。為此,國家電網風電接網及送出工程累計總投資達418億元。
據趙慶波介紹,國家電網制定的“十二五”電網發展規劃,將促進風電發展作為規劃的重要內容,專題開展了風電輸電規劃研究,形成了包括主網架規劃、配電網規劃、智能化規劃和通信網規劃的成果報告體系。研究表明,通過加強跨區電網建設、構建“三華”電網,全國風電消納能力可提高一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