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鵬飛說,“十二五”期間平均每年1500萬千瓦的新增風電裝量限制,同時電網投資加碼,即是為了解決投資浪費和并網率偏低的難題,“兩條腿走路”,為“十三五”風電發展奠基。
風電并網增速
國家電網在發布的2010年社會責任報告中稱,國家電網將認真貫徹《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嚴格執行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電量全額保障性收購政策。
記者獲悉,國家能源局統一組織開展風電接入電網和市場消納研究,計劃用半年時間在全國11個省(區)開展風電開發規劃、市場消納和輸電規劃研究工作,加強風電開發與電網的協調發展。風電并網國家標準或將于明年出臺。
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舒印彪在明確表示國家電網支持風電發展的同時,也為電網企業撇清一些關系:國內風電存在的缺乏規劃、無序開發、相關政策不完善等問題,是導致并網困難的主要因素。
事實上,按國家規定,風電規模5萬千瓦以下由地方審批,5萬千瓦以上由國家審批。但很多地區搞“項目拆分”、“以大化小”的快速建設,如將數十萬千瓦的風電場切割為十多個4萬千瓦左右的項目,而后集中投產。
據統計,2009年全國新增風電場中,國家發改委統一審批的風場數量為26個,僅占全國187個風場的13.9%,裝機容量為480萬千瓦,占全部1237萬千瓦的38.8%。地方很少事先規劃風電上網和電力消納,使風電難以與調峰電源及傳輸、消納電網相配套。
施鵬飛認為,在目前政府相關部門正在研討的風電新增裝機配額制規劃,即是為了解決地方和企業投資沖動的難題,而平均每年1500萬千瓦的配額制是給地方政府或是投資商,“仍在研究之中”,惟一沒有疑問的是風電的并網容量將得到前所未有保證。
中郵證券則認為,日本核事故影響核電審批,未來核電發展如果停滯。目前來看,從成本上、技術成熟度上以及實際運行經驗上,風電將是部分替代核電的最優選擇。
2010年,在我國電源結構中,風電僅占1.94%的裝機比例。但《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顯示,預計到2020年,中國新能源發電裝機2.9億千瓦,約占總裝機的17%,此中風電裝機接近1.5億千瓦。
最為樂觀的是全球風能理事會,其認為2020年這個數值將可達到2.3億千瓦。
“風電僅僅是補充能源,縱使是國內核電項目兩年內停批,也不可能替代核電作用,因為風電的成本仍比核電、水電要高。”金立萍說。
金立萍同時提醒記者注意,2020年節能減排的目標并沒有發生改變,考慮到火電受到限制,加之電網并網積極性的增加,以五年時間將現有及新增風機的并網率抬高到90%以上后,“十三五”的風電裝機容量或會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