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本月初發布的最新消息,2010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35.8吉瓦,至此,全球風電裝機總量達到194.4吉瓦,較2009年的158.7吉瓦,增長了22.5%。同時,2010年新增風電裝機也意味著價值473億歐元(約合650億美元)的投資。
風電市場異軍突起中國成黑馬
2010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呈現出一大亮點,那就是從往年更多被傳統歐美富國市場的壟斷中突圍,轉戰新興發展中國家市場。
據全球風能理事會的統計,2010年超過一半的新增風電裝機來自歐美之外的非傳統市場,其中貢獻最大的要數中國,幾乎占到了全球新增裝機容量的一半,約為16.5吉瓦。至此,中國風力發電裝機容量超過40吉瓦(約合4000萬千瓦),超越美國,成為全球風電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其他新興風電市場還包括:印度新增2.1吉瓦,巴西新增326兆瓦,墨西哥新增316兆瓦,北非(包括埃及、摩洛哥以及突尼斯)新增213兆瓦。
全球風能理事會秘書長Steve Sawyer說:“現在風電強勁的發展勢頭表明了風電日益增長的競爭力。這種上升趨勢不僅發生在亞洲、拉丁美洲,尤其是巴西和墨西哥,甚至在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我們也看到了令人鼓舞的苗頭。”
從2005年開始,中國的風電總裝機連續5年實現翻番,“主要得益于政府政策支持,并進而形成強大的市場,行業踴躍參與。”中國風能協會秘書長秦海巖說。
不過在傲然的成績面前,我們也要保持清醒的認識,不足和差距仍然存在。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李俊峰表示:“首先是中國風電裝備的質量水平,包括設備完好率、發電能力等還有待提高,雖然2010年中國風電裝機容量超過了美國,但是發電量只有500億千瓦時,仍低于美國;其次并網容量與吊裝容量的差別,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一般來講國外先進水平未并網容量不會超過10%,而中國一般高達30%以上,影響了風電效率和效益水平的提高。”
傳統歐美風電市場表現欠佳
雖然2010年新增風電裝機絕對量增加了,但是風電市場在2010年年增長率卻出現了20年來的首次下跌,較2009年新增38.6吉瓦的裝機容量,縮水了7%。究其原因,主要是歐美傳統市場的滯后。經濟危機使經合組織國家用電量下降,風機訂單量也處于低水平。
曾經的風電強國美國在2010年遭遇寒潮,新增風電裝機僅為5吉瓦,比2009年的10吉瓦,下降了50%。“主要是缺乏一種長期的、可預測的聯邦政策。”美國風能協會首席執行官Denise Bode將風電遇冷歸因于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他還進一步補充說:“反觀化石燃料,其在享受政策連續性所帶來的優惠方面顯而易見——已享受了長達90多年的特權。”
在歐洲,2010年的新增裝機容量為9.9吉瓦,相比2009年的10.7吉瓦,下降了7.5%。盡管增速有所下降,主要是陸上風電裝機下降了13.9%至8.4吉瓦,但其海上風電裝機卻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飆升了50%,至883兆瓦。在東歐,主要是在羅馬尼亞、匈牙利以及波蘭,風電開始日漸活躍。
不過對這一數據,誓言要引領風能發展主導權的歐洲似乎并不滿意。歐洲風能協會首席執行官Christian Kjaer稱要引以為戒,“當務之急是拓寬對可再生能源的融資渠道,歐盟必須果斷地發展風電,如果貽誤時機,將后悔莫及,因為屆時失去不僅是風能領導權,更是其他可再生能源技術的領導權”。
不過也應該看到,盡管風電市場在2010年增長率較往年有所下滑,但是正如Steve Sawyer所說的 “2010年對很多行業而言,日子都不好過,風能也不例外”,但是隨著金融危機的陰霾逐漸淡去,經濟發展穩中有升,“2011年會好起來,從2010年下半年以來,風機訂單量反彈,且風電投資在持續增加”。
風機價格走低中國風企應走出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