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國內最大風機企業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銳風電”) 開始進行網上申購,申購價為90元/股,成為A股主板發行價最高的公司。機構給出了90元的發行價,正是看好風電這一受國家政策扶持的新能源行業的前景。
“十一五”期間,我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異軍突起,能源結構和生產布局明顯優化。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能源裝備水平取得長足進步。盡管產業發展規劃尚未出臺,但“十二五”期間新能源建設力度加大的趨勢已經明確。1月6日-7日,國家能源局在北京召開全國能源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加快開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扶持大型風電企業發展,鼓勵我國風電企業和風電設備“走出去”。會上還傳遞出一系列有利于新能源的政策規劃,部分政策已經在制定當中。
在風電開發方面,會上提出將“堅定不移地推進風電開發,統籌落實市場消納,做好輸電規劃,繼續建設大型風電基地,爭取并網風機累計達到5500萬千瓦”。科技部官員也曾表示,“十二五”期間將重點扶持3-5兆瓦陸上以及5-10兆瓦海上風機的研發制造。
據悉,今年我國將開工建設甘肅酒泉二期500萬千瓦、新疆哈密200萬千瓦、內蒙古開魯200萬千瓦、吉林通榆150萬千瓦風電項目;啟動江蘇新的10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推動河北、山東、浙江、福建等地海上風電發展,抓緊建設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項目二期工程。“十二五”期間,我國七個千萬千瓦級基地中的甘肅、河北、吉林、蒙東、蒙西將基本建成。同期,我國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有望達到2000億度,折合標準煤7000萬噸。我國風電開發已逐漸由陸上風電向海陸風電雙重發展。2010年2月,國家能源局、國家海洋局聯合下發《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管理暫行辦法》,規范海上風電建設。
實現并網以及確定上網電價已成為新能源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據了解,“十二五”期間的新能源政策將告別單純靠政府補貼來推動行業發展,強制性、懲罰性措施也將被納入政策考慮范疇。
2010年10月18日,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多處提到重點培育和發展新能源,并宣布將實施新能源配額制,落實新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頁提出要研究新能源發電上網配額問題。據了解,未來新能源發電上網配額將分配到各省或區域電網公司,再往下攤派,由國網和南方電網承擔。
風電裝機正在經歷從“任務驅動”向“利益驅動”的根本性變化。風機出口和海上風電試點區域擴大將增加風電設備需求增量。風電裝機規劃存在整體超預期的可能。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主任朱俊生估計,2010年新增裝機將超過1000萬千瓦,裝機總量將達到4000萬千瓦。全球風能理事會主席Klaus Rave預測,2011年底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風電市場。
按照每年1000萬千瓦以上的新增裝機速度計算,到“十二五”末,我國風電裝機有望達到9000萬-1億千瓦,到2020年中國風電裝機將達到1.5億千瓦。根據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最新發布的“中國風電發展報告2010”預測,到2020年時中國累計風電裝機有望達到2.3億千瓦。但我國主要風電制造商均對2020年風電裝機總量有更樂觀估計:3億千瓦。
盡管我國風電發展將從超高速發展向高速發展過度,未來幾年的增長率將呈逐年下降趨勢,但增長量依然保持高位。行業領先企業的優勢會進一步加強,行業集中度會進一步提高。國家對新能源行業的扶植政策逐步完善,風電行業發展前景可期,華銳風電作為行業第一,90元/ 股的發行定價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