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風電開發商龍源電力集團(下稱“龍源”),是GE在華風機領域的最大客戶。據該公司一位高層介紹,龍源對國內外風機的采購處于基本平衡的狀態,目前國內設備的運行水平和國外差別不是太大。外資設備的質量盡管不錯,但現在的性價比已經比前幾年有較大的下降。
也有一些國內風電開發商,最近幾年更傾向于采購國產風機。
據華能新能源產業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華能新能源”)一位人士介紹,目前國內風電開發商在評標時,最為看重的指標是“度電成本”,它綜合了風機的技術、價格、服務等各種因素。外資的度電成本偏高,很難在競標時勝出。
華能新能源2006年提出,希望在Ⅲ類風場使用的風機能加大葉片。這一想法與國內外風機制造商交流后,國內企業一年多時間內就將風機的葉片從77米加長到82米,進而延長到88米,使發電量增加10%-15%,國外制造商近五年來則遲遲沒有任何動作。
在售后服務方面,華能新能源向外方報修后,有的外資制造商兩個月也派不出維修人員,零部件亦無法及時運到。而國內企業通常是第二天就趕到,甚至連夜檢修。
“采購風機是由市場決定的,并不存在歧視。外資份額下降,是因為他們做得不夠好。”華能新能源人士說。
事實上,外資企業已經注意到了自身存在的短板。GE能源集團可再生能源中國區一位高層表示,GE將推出適應中國市場的產品,并控制成本,提供更好的服務,使自己具有更好的競爭性。
9月28日,GE與央企哈電集團下屬的哈爾濱電機廠宣布成立合資公司,主要為中國市場開發制造風力發電機組。
GE能源中國區總裁溫躍忠表示,與哈電集團攜手,能使GE極大地擴展自己的能力,共同為客戶提供先進的風力發電技術。
不過GE否認自己參與了申請美方301調查的有關工作。
(本報記者張斌對此文亦有貢獻)
相關鏈接
美國301調查:
10月15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應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9月9日提出的請求,在《1974年貿易法案》301條款的授權下,就中國影響綠色技術貿易和投資的法規、政策與措施展開調查,以裁定中國是否違反WTO的相關規定,并采取相應救濟措施。
美國此次計劃在90天時間內完成相關調查。如果相關投訴被證明是有正當理由的,根據美國301條款,美國可以對它認為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其他國家的貿易做法進行調查,并可與有關國家政府協商,最后由總統決定采取提高關稅、限制進口、停止有關協定等報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