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尚未正式出臺的新《風電并網國家標準》,再次引發風電產業的爭論與期待。
雖然還沒有正式對外公布,但即將出臺的《風電并網國家標準》(下稱新國標)還是牽動了許多業內人的神經。人們除了關注技術將被提高到什么程度外,還有一連串關于技術監測和認證資格的質疑。
今年9月初,新國標經過兩輪征求意見和修訂后,已經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報送國家能源局審批。
此前,風電并網的標準是國家電網公司2006年試行、2009年修訂的《風電場接入電網技術規定》。它屬于企業標準,約束力相對較弱。新國標將是一個新的國家標準,將會更嚴格,并具有強制性約束力。
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企業,都對新《風電并網國家標準》的出臺期待已久。
更高標準?
去年年底,國家電網在國家能源局的支持下,投資3.5億元在其旗下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建立國家風電技術與檢測研究中心。該中心作為風電機組的入網檢測機構,一直被認為是風電企業入網門檻。接下來,它將通過各項檢測發放風電機組“入網證”。
據媒體透露,該檢測研究中心的基礎研究平臺已基本建設完成。一旦《風電并網國家標準》出臺,檢測研究中心將與之配套啟動。
同時,新國標還對各個階段的程序和規范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在風電工程前期工作階段,要對接入系統方案進行審查,對百萬級項目,要首先開展輸電系統規劃設計;簽訂并網協議階段,要做好并網檢測。
此外,國家還將推出風電并網檢測認證制度,這將是風電企業并網的準入門檻。業內人士稱,該認證就是國家要對已投產機組進行評估,促使企業對不合要求的機組逐步實施改造,而新投產的機組將以此為標準進行并入網認證。
北京ABB傳動公司風電業務部經理胡杰對記者表示:“對于出臺風電并網國家標準,我們非常歡迎。從技術、管理、智能上來講,國家標準要求高一點是對的,這將有利于我們自主研發,提高技術含量。”
部分企業擔心,設置過高的門檻,會令本已出現瓶頸的風電并網雪上加霜,阻礙整個產業的快速發展。
尷尬的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