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降低“成長代價”
我國智能電網國家標準尚缺位,對于設備廠商來說,國網發布智能電網標準體系,很大程度上使以往智能電網設備標準缺失的現象有所改觀。面對智能電設備市場,更多的設備商可看到明確的規則,產品的研發制造更有針對性,技術壁壘一定程度上得以破除。但國標一旦確定,必然有一部分“不合標”企業將承受損失。

眾企博弈智能電網
對于不少設備商而言,目前已對智能電網關鍵設備研發和制造投入了巨額成本,不少設備商的產品已經開始中標電網公司的智能電網示范試點項目,因此,技術標準對于設備商而言無異于市場標尺,如果最終確定的設備國家標準與設備商目前沿用的技術存在差異,那么設備商為爭市場進行技術改造的成本必將大幅攀升。
事實上,對于任何一種新技術而言,從開始的多元化技術探索到逐漸形成統一的行業或國家技術標準都需要一個過程,“成長的代價”看似難以避免,如何最大程度上降低這種代價?
首先,應該加強市場主體間的互通有無。在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形成的過程中,離不開多方觀點的碰撞和溝通,而最怕這種“互通有無”被人為阻隔,設備商愿意看到清晰、透明、統一的技術標準,這也有助于市場的規范,不同市場主體對智能電網標準的理解和意見應得到綜合考慮,首先就應該進行充分溝通。
其次,統一關鍵技術的訴求。國家有關部門可以不必要在產業發展初期就制定出詳細的技術標準和規劃,畢竟條件也很難具備,但可以制定大致的技術方向和訴求原則,如此一來,把握住關鍵技術的方向,對局部技術標準的要求可以適當放寬,畢竟,幾種技術路線并存在我國電信等行業中并不鮮見。
最后,確保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我國電力系統的特殊性決定了,在電網招標采購中,設備商往往處于相對弱勢的位置,如何保證招標市場的公平公正也關系到智能電網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畢竟國內設備商之間的競爭涉及國內國外,而公平環境下的充分競爭有利于提升我國智能電網系統的綜合競爭力。
亮“劍”:智能電網設備商展開攻堅戰
盡管各地政府和相關企業迫不及待,但現實卻是智能電網標準尚未完善;盡管盛宴仍是傳說,但眾智能電網設備商都已在路上,并且使出了渾身解數來使自已更具競爭力,讓自己更能成為最具話語權的企業,特別是大企業,他們在這場功堅戰中更具威力。

眾企博弈智能電網
許繼電氣pk天威保變
許繼電氣:是國內最大的輸變電裝備制造和系統集成企業之一,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能夠提供輸、變電、和配、用電環節的一次、二次電力裝備集成及成套解決方案的上市公司。公司產品以優良的質量和較高的性價比在國際市場上尤其是東南亞、西亞、非洲等地區具備很強的競爭力。公司擁有涵蓋發、輸、配、用等電力系統各個環節的300多種電力裝備產品,橫跨一次及二次設備、交流及直流輸電領域、立足于國內和國際,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可以提供電力系統全面解決方案的上市公司。
天威保變:是國內最大的電力設備變壓器生產基地之一,大型發電機組主變壓器約占國內產量的45%左右;是國內惟一獨立掌握全部變壓器制造核心技術的企業,已成功進入直流輸電市場。公司自主研制出了世界首臺最高電壓等級和最大容量的特高壓交流變壓器;研制成功了世界首條特高壓云廣直流輸電工程用換流變壓器。
點評:許繼電氣、天威保變是智能電網設備的龍頭企業,作為上市企業他們各具潛力。許繼電氣是國內最大的輸變電裝備制造企業,它的品牌響譽國內外,是國際化的企業。而天威保變是最大的變壓器基地之一,其被幾個“世界之最”的光環所籠罩。兩家可說是各有千秋,不分上下。在智能電網這次pk中,兩家都將發揮最大的威力。
榮信股份pk思源電氣
榮信股份:作為中國最大無功補償裝置設計制造商,國內市場占有率始終保持在50%以上。公司在智能電網中主打節能牌,其主打產品可應用于智能電網和工業節能兩大領域,已中標南網、國網多個項目。
思源電氣:是國內最早進入消弧線圈生產的廠家之一,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市場占有率達40%以上,產品一直保持在主營業務利潤總額的50%左右,訂單保持30%的增幅;互感器訂單高速增長。公司先后成立了思源清能、思源光電、思源弘瑞等三家子公司,業務涵蓋了無功補償、數字化變電站、在線監測、電動汽車充電模塊和儲能電池充電模塊等五大類智能電網業務。
點評:在電網領域,榮信股份與思源電氣都是最專業的制造商,而榮信股份產品以節能聞名國內外,在提倡節能環保的當下,榮信產品在這方面更具優勢。而思源電氣則以技術領先,產品俱全更勝一籌。
智能電網在世界范圍內還是“前無古人”的開山之作,其科技含量之高和涉及行業領域眾多等因素,使得許多國家在建設智能電網中采取邊學邊做的方式。而設備商也處于邊研邊學的階段。一旦智能電網的統一標準出臺,對國內設備商而言,將是利好消息。因為智能電網設備領域一旦有了游戲規則,其投資也就有了方向指引和強大動力,有利于設備商找準產品定位,做出生產規劃。而對于上市大企業來講,提前做好準備對自己更有利,一旦統一標準準定下來,他們更能夠在智能電網行業進行的游刃有余,提前展開攻堅戰從這一點兒來說是一件好事。
戰果:扭轉博弈局面合作開路
智能電網建設即將進入全面建設階段,這對于一次設備商而言是難得的機遇。不少一次設備商首先選擇了主動向智能化領域延伸,特變電工、中國西電等以一次設備制造為主的設備商進行了系列探索,如原有設備整合檢測、保護功能。

眾企博弈智能電網
為了備戰智能電網,不少二次設備商都在忙于進行智能電網關鍵設備的研發。其中,電網智能調度方面的相關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國電南瑞、積成電子等。在變電站自動化領域的相關公司主要包括南瑞繼保、國電南瑞、許繼電氣、北京四方、東方電子、思源電氣等,用電端自動化涉及的上市公司包括科陸電子等。
也有不少一次設備商與二次設備商選擇緊密合作。中國西電、國電南自6月12日同時發布公告稱,根據2010年3月中國西電集團公司與中國華電集團公司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書,雙方擬共同投資組建“江蘇西電南自智能電力設備有限公司”,合作生產智能電網建設需求的輸配電設備智能控制組件,打造輸配電一、二次設備集成發展新模式。他們這種合作的新式發展模式,實際上與國家電網所提出的一、二次設備終將“合二為一”的趨勢不謀而合,這種合作將集合雙方優勢力量,提升研發制造實力。
結語:智能電網對于我國的意義,除了解決就業、保障能源安全、應對氣候變化外,還有很多與其他國家不同的地方。在智能電網這場全球性知識產權的重大創造中,中國應該有所作為,也可以有所作為。而國內各大智能電網設備企業的舉動讓我們看到了我國智能電網的希望,有需求有行動,而且是大行動,智能電網是照亮社會進步的新燈火,它讓電變得更“聰明”起來,而智能電網設備市場也將會被“引爆”,甚至“一發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