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全球第3大風電設備制造商并不是華銳的最終目標,方興未艾的海上風電市場給了華銳一個超越國際同行的機會。而抓住這個機會,靠的并不是中國制造的價格優勢,而是銳意進取的研發精神。
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是全球第3大風電設備制造企業,在短短3年內走到這一步,除了擁有強大的基礎優勢,也基于其對于研發的重視。
2009年12月,華銳風電獲準成立了國家能源海上風電技術裝備研發中心,主攻海上風電裝備技術。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對《中國投資》表示,這個研發中心未來將建成全球技術水平最高、設備最先進、研發和試驗能力最強的風電技術裝備研發機構。
目前,華銳風電已經是全球3MW海上風電機組的主要供應商之一。華銳風電負責人表示,具有全球領先水平的5MW風電機組已完成研發,樣機將于今年第4季度下線,華銳風電還將進行10MW級風電機組技術的研發。“我們要在解決中國海上風電發展面臨的技術難題的同時,引領全球風電技術的發展”,華銳風電負責人說。
海上風電呈爆發式增長
在過去的2009年,全球海上風電更是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全球海上風電新增裝機689MW,同比增長100%,遠高于30.1%的陸上風電增長速度。而歐洲仍然是海上風電的主要市場,2009年新增了8個海上風電場共計199臺風電機組,合計裝機容量為577MW,累計總裝機容量為2056MW。
事實上,由于陸地上經濟可開發的風資源越來越少,全球風電場建設已出現從陸地向近海發展的趨勢,與陸地風電相比,海上風電具有風能資源的能量效益比陸地風電場高20%-40%,海上風湍流強度小,風切變小,風電場建設受噪音、景觀、鳥類、電磁波等問題限制少,不占用寶貴的土地資源等優勢,因此,海上風電已經成為未來風電開發的主戰場。
中國東部沿海地區與歐洲的英國、丹麥等海上風電發展迅速的國家的地理和自然條件比較相似,經濟發達,電網容量大,但常規能源匱乏,一次能源主要依賴外省輸入或進口。由于這些地區的工商業經濟中心大多集中在海岸線附近,海上風電場距離負荷中心距離近,輸電損失小,而留給風電場建設的土地面積有限,開發建設近海和潮間帶風電場成為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有效利用風能資源,緩解能源、環境壓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按照中國風電未來發展的基本思路,未來將主要依托“三北”、東部沿海和海上風能資源豐富區,按照“建設大基地、融入大電網”的大規模開發方式進行風電廠的規劃和建設,海上風電開發必然會形成新一輪熱潮。
事實也是如此。近年來,國家能源局加快了中國沿海地區大型風電基地的建設,推出了江蘇沿海地區千萬千瓦級海上和潮間帶風電基地建設的規劃,并開始了多個海上風電場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今年6月,中國首次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啟動,吸引了眾多風電巨頭參與投標。
海上風電開發前景也意味著相關設備制造的巨大市場需求。目前,3MW-5MW機組是海上風電機組的主流,而其提供者主要是Vestas公司、Siemens公司,GE公司,REpower公司以及中國的華銳風電,每年全部產能僅有數百兆瓦,其市場前景非??捎^。
因此,對于中國的風電開發來講,開發自主知識產權的風機具有巨大的經濟利益。有數據顯示,到2020 年,中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500-2000萬kW。按2010 年后平均每年新增海上風電裝機容量150萬kW 計算,與進口風電機組相比,采用國產化風電機組可降低投資30%左右,每年可節省約45億元人民幣,國內僅風電場建設節約的直接投資就超過500億元。
決勝海上風電技術
不過,目前海上風電設備技術的研發仍有許多課題要做。據華銳風電負責人介紹,與陸地風電相比,由于海上及潮間帶風電機組安裝在海里或潮間帶,其所處的環境條件與陸地截然不同,海上風電技術遠比陸地風電復雜,其風資源特性研究,海況條件研究(如海流、波浪、潮汐、海床條件、沖刷等因素的綜合評估)、微觀選址、海上機組研發、防鹽霧腐蝕、基礎設計與施工、電網接入、機組控制、潮間帶機組的運輸與安裝等技術均與陸地風電有巨大差別。
“可以說海上風電技術代表了當前風電技術的最高水平。而中國海上風電特有的抗臺風問題和大面積的潮間帶上開發風電問題,迫切需要有專門的研發機構對此進行研究,并提出符合中國國情的解決方案。所以建立一個產學研結合的海上風電技術裝備研發中心,集中各方力量,在相對比較短的時間內解決上述技術難題就非常有必要”。華銳風電負責人說。這也是國家能源海上風電技術裝備研發中心的任務。
作為國家級的海上風電技術研發中心,該研發中心的任務將不僅僅是提供關鍵發電設備的制造研發,而是提供一整套的“解決方案”。
目前,海上風電施工環節存在諸多世界級難題。在中國,東部沿海特有的面積達數千平方公里的廣闊潮間帶是建設風電場的理想區域,但是在這樣的區域,現有風電場的施工機械卻無法發揮作用,海上的施工船只進不來,陸地機械也無法進入并施工,這就需要開發出潮間帶風電機組以及專用施工機械和裝備。
事實上,海上風電技術開發將不僅包括這些技術難題的解決,還被寄望于推動整個風電產業鏈的更新換代。一些關鍵零部件如葉片、齒輪箱、發電機、關鍵軸承、變頻器等,都存在著激烈的全球競爭。能否在競爭中取勝,對于中國風電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華銳風電要想在未來成為全球風電技術的領頭羊,其面臨的挑戰仍然巨大。
為此,國家能源海上風電技術裝備研發中心與國內海上風電場開發、設計、海上工程及裝備、風電機組關鍵部件等方面具有研究基礎和優勢的企業、研究院所和高校等進行了大量的合作,力圖開發出適合中國國情并有能力在國際市場激烈競爭中取勝的成套海上和潮間帶風電技術裝備,其目標是系列大型海上及潮間帶風電機組整機和關鍵零部件如葉片、齒輪箱、發電機、軸承、控制系統及變流器。
另外,該中心還開展了海上機組支撐結構設計和施工技術開發,海上風電接入技術研究,海上和潮間帶風電機組運輸與吊裝技術研究與裝備研制等等。
強勢的研發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