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還分析道,風電設備這個行業從開始就是企業投入,完全按市場化運作,國家給企業一些政策支持,主要還是看政策能否提高企業的積極性。
同其他行業不太一樣的是,其他行業是遇到問題了,風電產業以前有問題,現在已經朝好的方向發展,秦海巖分析道,面對金融危機,中國風電產業重新面臨著挑戰。
由于金融危機,美國風電制造產業面臨資金短缺的困境,致使其發展受阻,這將導致以往盯著美國市場的歐洲企業,將會把市場銷售轉向中國,這將加劇中國市場的競爭。
“目前世界市場的供求關系是產能趨向過剩。”秦表示,當今世界風電制造業已不像2005年至2007年,整個國際市場風電設備制造是供不應求,到了2009年,市場將變為供大于求,至少是不可能出現以往買不到風機的情況。
“由于風電項目存在滯后性,中間存在規劃等因素,其問題仍得半年后才能顯現。”秦海巖表示。
對此,秦表示,應對潛在的危機,中國本土風電企業在技術、市場推廣上還得進步,整個風電供應鏈的整合也要加強。
“對新能源的認識仍是該行業發展的根本。”秦海巖表示,雖然對風電等新能源產業的觀念已經發生改變了,不再像前幾年認為可再生能源可有可無,其市場份額微不足道,但決策層還是沒有從根本上轉變觀念,其意識中仍認為主流能源還是傳統能源。
太陽能,市場洗牌開始
與風電產業仍高速發展不同的是,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內大批太陽能光伏企業海外訂單銳減。由于市場預期暗淡,風險投資人正開始遠離太陽能光伏產業,特別是晶體硅光伏電池業。(黃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