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內蒙古只有通過外送來解決風電消納的難題。蒙西電網現有的兩條20年前建設的500千伏“網對網”東送華北的對外輸電通道。目前這兩條線路的輸送能力有430萬千瓦,送電量為白天390萬千瓦,后半夜則只有250萬千瓦,在后半夜受限的大多是風能。對于已經建設的內蒙古風電來說,這兩個通道已顯不足,更不要說未來5年龐大的風電發展規劃了。
無論是接待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的負責人,還是國務院研究室的領導,張福生都在反復強調建設內蒙古電通道的必要性。內蒙電力送出通道規劃已有6年,但是,即使是在內蒙古東西兩個千萬級風電基地規劃已經批復之后,蒙西電網第三、第四送出通道至今仍然沒有等到立項、開工的消息。
張福生告訴記者,目前蒙西電網風電開發與電力市場開發、風電開發與電網建設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區外電力市場沒有向蒙西電網風電開放,沒有與風電開發同步建設想區外送電通道的情況下,蒙西電網內部有限的電力市場無法適應風電大規模開發的需要。
蒙西電網是國內唯一一家獨立的省級電網,與國家電網公司沒有任何行政管理關系的蒙西電網要實現電力外送就必然要求助于國家電網公司。
今年3月,內蒙古自治區領導與國家電網公司的領導舉行了會談,雙方談及內蒙古風電項目發展,內蒙古自治區兩個待建的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輸電規劃已納入東北電網“十二五”規劃中。終于可以解決了久拖未決、又非常急迫的輸電通道問題,會談讓內蒙古的領導們很是高興。等到張福生了解到具體內容之后,才意識到,這有可能是空歡喜一場。國家電網公司準備建設的兩條通道是尚處于爭議中的特高壓,“這不是給我們畫餅充饑嗎?”張福生補充說,“而且是2013年以后才考慮與蒙西電網的連接”。
在通道開工無望的情況下,張福生開始琢磨著最大化的利用現有的通道。“如果能在目前的基礎上做到白天、晚上都超過400萬千瓦,也好啊。”
為了緩解內蒙古的輸電壓力,國家能源局在2009年下發了《關于加強華北電網和蒙西電網聯合調度的通知》,要求華北電網和蒙西電網聯合調度運行,充分發揮風電效益。文件明確要求,提高現有蒙西電網向華北電網輸電通道低估時段的送電容量,確保達到250萬千瓦,力爭達到300萬千瓦。到5月底為止,按照蒙西電網的數據顯示,實際平均送出容量只增加了30萬千瓦左右,后半夜蒙西電網風電出力僅為50萬千瓦,棄風最高達到290萬千瓦。
清潔風電還需安全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