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適應風電等大躍進的需求,將2007年公布的2020年的規劃目標調高,比如2020年風電裝機要達到1.5億千瓦,是此前規劃的5倍。太陽能發電裝機要達到2000萬千瓦,是過去的10倍以上。
石定寰告訴記者,上述指標,是國家新能源規劃的數字,迄今沒有公布,但是如果分解到“十二五”,相應各個可再生能源應該有新的指標。
“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我們的能源總量增長太快,尤其是火電的比重下降不大,所以盡管可再生能源的發電總量預計在2015年將大幅上調,但是占能源總量的比重,未必增加很快。”他說。
可再生能源比重有望調高至17%
國家能源部門正在研究可再生能源占總能源消費量比重的調整問題。
有接近國家能源部門的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內部討論的數字是,一種可能是將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量的比重,從15%變為17%。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光伏專業委員會主任趙玉文告訴記者,一般講一次性能源消費量,可以等同于能源消費總量。
根據國家能源局數字,2009年中國可再生能源在一次性能源消費結構中所占的比例,已從2008年的8.4%提升至9.9%。這與此前預定的2010年上述比例達到10%的目標近在咫尺。
趙玉文認為,西方國家發展風電和太陽能速度比中國力度要大,規劃的實際指標也比中國高,“西方發達國家談到可再生能源,一般不包括大水電,所以西方國家的標準比我們要高。”他說。
但國家發改委能源所的數名人士告訴記者,這些數字都沒有最后確定,但是實際很多規劃指標往往都被突破。
目前最大的問題不在于能否加快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而是相應的配套能否跟上。因為風電和光伏發電裝機很快,但是電網公司的輸送電力能力趕不上發展。至于2015年的“十二五”能源規劃會是什么數字,目前正在加緊研究。“今年年底之前會有結果。”其中人士說。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曾在3月8日的全國政協提案辦理協商會上透露,國家能源局正在制定新興能源發展規劃,調整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今后將大力調整能源結構,加快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加快發展水電、核電和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潮汐能源等新興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