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2月8日到丹麥首都哥本哈根以來,一直忙于參加各種活動。主要工作就是通過展示大量在中國運行的項目、已經轉化成商業模式的創新方案以及旨在保護中國環境的志愿者活動,向氣候大會傳遞中國年輕人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貢獻。
13日,記者與著名影星李冰冰女士以及可持續創新學生競賽的3位獲獎學生一起,參觀了米德爾格倫登風力發電廠。這家發電廠是丹麥沿海地區11個風力發電廠之一,其發電量占丹麥全國總發電量的3%。
此次乘船旅行是環繞著米德爾格倫登風力發電廠的20個渦輪機展開的,向遠處眺望,還能看到瑞典的100個渦輪機在旋轉著。這些渦輪機高達100米,寬76米,每小時發電量為2兆瓦,足可滿足35000個家庭的用電需求。
風能正在逐漸成為本次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會議及未來可再生能源的一個重要議題。350多個風力發電產業的領軍企業參加了此次哥本哈根大會,在他們的推動下,風力發電成為了本次談判的前沿話題。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秘書長SteveSawyer先生最近表示:“風力發電將在對抗全球氣候變化中發揮重要作用。”通過風力發電技術的發展,截止到2020年,全球有望減少1000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風力發電的應用是人類減排邁出的可喜的一步。
丹麥的風力發電產業非常振奮人心,它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可再生能源如何促進環保及經濟發展的藍本。目前,丹麥是世界上首個風力發電量占全國總發電量20%,并且有望于十年后達到50%的國家。世界范圍內超過90%的海上渦輪機都是由丹麥公司生產的,風力渦輪機生產已經成為了丹麥的主要產業之一。
作為本次哥本哈根大會的舉辦方,丹麥的風力發電產業讓我們看到了希望,世界各國都開始緊跟丹麥的步伐,發展風力發電產業。目前,超過70個國家都在使用風力發電。正在建設過程中的風能項目將有望提供33,000兆瓦的發電量,其中22,000兆瓦的風力發電項目都位于中國。截止到2020年,中國計劃進一步建設能夠發電的風能設備,這些設備的發電量將達到世界上最大的發電站——三峽大壩的5倍。中國不僅僅在促進風能項目的發展,還在使用最節能的輸電線路。這些進步是美國等許多發達國家都尚未達到的。
記者以為,中國在風能開發方面也有很大空間,通過深入研究和設計,可以在這方面取得更大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