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應該著手做的,也是正在著手做的是提高儲能技術,這是解決可再生能源間歇性供電問題的有效方法之一”,王仲穎說。
據國網北京經濟技術研究院的預測數據表明,到2030年,各大區域電網最大電力負荷的總和是17.2億千瓦。因此,3億千瓦風電裝機是任何一個區域都不能單獨承受的,發展同步電網對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意義重大。
業內專家認為,現在可以利用華中、南方電網中調節能力較好的水電等電源,接受更多的風電。同時,同步電網的發展也可以有效降低輸電成本。
王仲穎表示,從長遠看,同步電網是解決我國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展電網瓶頸的最佳選擇。“電網公司已經在積極行動,華北、華中、華東三大電網即將實現同步。”
另外,我國的智能電網建設也提上了日程。按照智能電網規劃,2009年~2010年規劃試點階段,重點開展“堅強智能電網”發展規劃工作,制定技術和管理標準,開展關鍵技術研發和設備研制以及各環節試點工作。
“這幾種解決方案都十分重要,是分梯次進行的,缺一不可!”王仲穎告訴記者。
王仲穎還表示,很多國家的研究表明,電網中風電比例在20%以下,不會帶來技術和操作上的問題,并且不會增加太多的成本。“現在我國風電的發電量在總量中還不足0.4%,風電的發展是解決我國電力困境的最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