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奧巴馬近日提出,要“建立一個更堅強、更智能的電網”。而在中國,堅強智能電網的研究和發展早已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中國要打造的堅強智能電網是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通過先進的設備技術和控制方法,實現安全、高效運行的電網。它既可以減少長距離輸電的損耗,也有利于風電、太陽能發電等間歇性能源的并網利用。
“智能電網建成后,消費者既可以是電力客戶,也可以讓自己生產的風能、太陽能、氫電池、生物沼氣等并網利用,從而成為小型電力供應商,這個轉變將使人類消費能源的方式發生歷史性革命。”中國著名能源專家武建東說。
長期以來,中國在重大科技項目方面往往只能對西方亦步亦趨,而這一次,中國走在了世界前面。為了解決中國能源主要分布地與主要消費地不一致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問題,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一直在努力打造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征的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
今年5月,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表示,將分階段推進堅強智能電網發展,到2020年,將全面建成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
國家電網公司研究室主任葛正翔說“屆時,電網優化配置資源能力將大幅提升,清潔能源裝機比例達到35%,分布式電源實現‘即插即用’,智能電表普及應用。”
“以智能互動電網重塑全球電力體系是危機時代人類提高能源效率的最佳捷徑。”武建東說。據有關專家測算,到202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將達到5.7億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35%;每年可減少煤炭消耗4.7億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13.8億噸。
武建東表示,全球主要經濟體正面臨著一次使電力體系效益最大化的歷史機遇,誰掌握了智能互動電網,誰就主導了下一代全球能源的戰略發展能力“中國必須擁有這個制高點,也一定能夠擁有這個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