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有這種想法,怎么樣使價格低,這確實把我們壓得很慘,但是我們要適應市場,不可能讓市場適應我們,現在我們還做不到讓發電公司都把招投標的東西改一改。這要有一個過程,國外也有這個階段,日本在很多年以前也是一樣打價格戰的。所以,經歷過這個階段后,希望我們能學會發揮行業里面的一些指導性作用,讓我們的主機廠、發電集團大家溝通,實際上現在招投標上的低價中標,也是不對稱的一種表現,我希望相關的行業協會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東 方電氣風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軍:大家的毛利都處于一個不是太高的狀況。至于價格,我認為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同行業內部企業之間的競爭,另外是風電行業和其他火電、核電行業之間的競爭。
風電從2005年開始到現在經歷了將近10年的高速發展,對于行業內部的價格競爭,大家其實都有定論,都有一個相對比較理性的認識。直驅技術以金風科技為代表,他們的價格并不是最低的,但是發展應該不錯,而業主其實也很理性,所以在這一塊,應該說一方面業主也在選擇我們,另外自己作為風機制造商也要有定力,不要因為一兩個單子就放棄了自己的原則。
另一方面,對于風電行業和其他行業的競爭,我的感受更深一點。如火電的發電成本很低,投資商有效益,因為煤價從以前最高的1000元,現在降到不到400元一噸。另一方面風電的價格,南方一毛一,北方可能四毛九,跟火電相比,有兩毛多的差價。所以,2020年風、火電同價一直是懸在我們行業里的一把劍。所以,一個更好的價格對風電行業的發展真的很重要。
風場的情況千變萬化,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風場,每個風場中也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機位和完全一樣的資源、建設條件,那么未來是否會從過去的一個風機裝一個風場發展到每一個機位裝一種風機?如何認識這種定制化?
南高齒齒輪集團董事總經理兼總裁勾建輝:作為零部件廠商,南高齒是全世界最大的風電齒輪箱供應商之一,我們目前給全球22個國家供了4萬多臺主齒輪箱。一直以來,我們的定位是專業做齒輪箱,不想做我們的下游比如軸承、發電機,也不想做上游的主機廠,從中國客戶到全世界的客戶,我們積累了非常多的應用經驗。從我們的角度來看,一個風場裝一種主機和齒輪箱是不現實的,但我們也做了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研發作為未來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每年預算3.1%的銷售額用于研發。這些錢用于產品設計、跟蹤客戶需要以及基礎技術研發,也就是齒輪箱技術,包括軸承、潤滑系統甚至在線監控等,使得我們保持長足的發展后勁。
第二,除了客戶即主機廠提出的要求,我們主動積極為客戶提供很多新的甚至客戶想不到的產品,我們也希望在這方面跟主機廠合作。
對于主機廠家來說,我們要做兩個事情,第一,讓產品本身系列化,好讓客戶選擇最適合的;第二,風場設計時對主機的選用要根據情況而定,而我們也要看風場對齒輪箱或主要零部件的要求,也可以給客戶提供一個樣本,除此之外,仍然有20%~30%的產品要量身定制。所以,從產品和服務方面,既要有樣本式的、標準化的,快速、成本低但非??煽康漠a品,也要有能力滿足客戶的特殊需求。我認為未來產品的趨勢終將走向量身定制。
湘電風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龍辛:這個問題至少要從兩個方面來解釋。第一,部件供應商,比如葉片、齒輪箱、發電機,要滿足主機廠設計的規范、要求;第二,作為主機廠,風機制造商要針對每一個風場、每一個機位做一些適應性的分析、計算。一個風場裝50臺風機還是裝100臺風機,每個機位的輪轂中心高度,都是不一樣的。所以,一個風場會裝兩種風機還是三種風機,尤其是在三級風場、在內蒙古這種高原地方,情況都是不一樣的。我特別強調一個概念,要想讓風電有競爭力,必須要讓這個產業鏈降低種類,而不是風機賣的便宜與否,還關系到后期的運維成本,比如怎么保證20年以內葉片不斷、齒輪箱不壞,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課題。這需要大家在行業里面共同努力,這個行業需要競爭,但是需要理性競爭。
中船重工(重慶)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副董事長余紹清:現在風電的直接成本還比火電等傳統能源高,但我認為到2025年,風電的直接成本將會逼近或者會低于傳統能源的成本,特別是火電。
風電不是一個設備的問題,而是一個產業的問題。所以,降低成本也是一個產業的問題。而風場混合選擇的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很局部的問題,現在的混裝在技術上沒有問題,但工夫下的不夠。因為有了軟件,在微觀選址上,我們跟國外的差距可能不是很大。我認為差距最大的就是基礎工作,很多風場有的地方沒有測風,有的測了半年,有的測了一年,事實上,我們要通過這個數據作為依據。但通過半年或者一年的數據就進入了微觀選址,這就造成基礎數據的不準確。所以,今后要提高發展質量,把基礎工作做得更好,不要急功近利。我們風場可能要選出各個機位,還要有足夠的時間獲得足夠的第一手的氣象資料。
上海電氣風電集團副總經理劉琦:我把風電市場的競爭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價格競爭,這個階段已經過了,其結果是有些企業在價格競爭當中慢慢落伍了,剩下20家左右還在這個市場上面生存和發展。第二階段,質量競爭階段,目前正在這個過程當中,質量好的、優異的會在市場上獲得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有越來越好的發展機會。第三階段是技術競爭,目前已經開始了,質量競爭和技術競爭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定制化是技術競爭的一個重要標志之一,就是你有非常強的能力,可以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服務、定制化的產品。定制化的服務,既包括設備選型、塔架高度、設備的配置和一些獨特的性能,同時還包括你定制的產品、設備如何在這個風場實現效率的最大化,發電的最大化。
所以,在這個階段當中,伴隨著質量競爭,最終,有技術實力、掌握核心技術、有技術底蘊的廠家一定能在這個行業里面勝出。如果我們走過去的老路,像國內很多廠家那樣依賴于買許可證,或者依賴于國外的設計方式等,可能就行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