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風面積對比如下(從上到下依次為KiteGen/Makani Power/廣東高空):
廣東高空風能過去五年來要解決的最大難題就是傘體控制的問題。傘梯組合型發電系統的難點在于如何實現巨型降落傘的自由開合。“到目前為止,很多人都不相信我們這么大的傘可以在空中實現自由開合,我們一個傘是幾百平米甚至上千平米的面積,很多人認為你開了就合不上,合上了就打不開。所以在空中巨大升力的情況下,如何靈活控制傘的開合是一個難題。”張建軍說,控制器是該公司的核心技術。目前控制器相關的技術已經申請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并獲得授權,設備已成功運行。
3、系統可模塊化和規模化復制:傘梯組合功率擴容相對“風箏式”更加容易,只需要增加每組傘梯組合中的做功傘數量就可以提高發電功率,同時可以采取四組到十幾組傘梯系統同時牽引地面機組的配置,規模復制能力強。而谷歌Makani Power的“風箏式”風電系統為提高發電功率,需要進一步增加風力渦輪機的機翼面積以安裝更多的螺旋槳,他們從翼長8.5米到今年增加至25.6米,耗時三年時間。
通過以上一系列革命性的設計,傘梯系統具有以下優點:
廣東高空風能發電技術與常規風電技術的詳細對比
1、理論時間發電時間可以超過95%。年發電時間可高達6500小時以上,對比傳統風電全年滿負荷發電小時數只有2300小時有明顯的改善。雖然高空風電與普通風電在電站投資上并沒有節省太多,但由于發電時間和穩定性高于普通風能,高空風電的度電成本不僅秒殺普通風電,甚至可以超過火電,廣東高空風能的度電成本低于0.3元。
2、地面系統集中,高空風能占地面積遠小于其他新能源技術。以100兆瓦發電能力為例,高空風電、海上傳統風電、陸上傳統風電、太陽能發電占地面積分別為100畝、320畝、 350畝、4000畝。
3、無需遠距離輸電:當高度上升到500米后,中國絕大部分區域的風能具備商業開發價值,因此,高空風電基本不受地域限制。高空風能資源條件優異的地方同時也是經濟發達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