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能量守恒,而人類對于生存及社會發展的能源需求是無限的。當代社會所談論的能源危機問題,主要是針對我們現有的能源開發水平。由于科學技術和經濟理性的限制,自然界中已知的能量資源有不少尚不能轉換成經濟的可消費能量。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告訴我們,一定時期內人類可掌控的能量資源是有限的。再疊加能源消費過程中帶來的環境負效應及其它因素,能源枯竭、環境惡化的陰影就像是阻礙人類社會發展的懸頭利劍,探索未來能源的發展方向也就成為了全人類關心的戰略性問題。
自然界中潛在的能量資源儲備非常巨大已經成為了常識,這些資源不僅存在于地球,而且存在于人類可及的星際太空。只要我們有足夠經濟的開發水平和科技支撐,能源就不會枯竭。電力是目前已知能源最廣泛的應用形式。中國電力快速發展,隨著世界發展的滾滾車輪馳騁。事實上,能源開發問題暴露的內部矛盾屬性,所引發的哲學思考足夠讓人類深思。無論是中國還是國際社會,人類立身自我生存發展提出了一系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本法則。未來能源的開發利用,關鍵在于科技的發展水平和經濟理念的生態回歸。我們今天怎樣去看待這些問題,直接影響著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電力發展走向。
人類最早使用的能量資源是枯葉和樹木,而燃燒是最直接的能量獲取方式。先民取暖、照明和制作熟食的能量來源基本上都是燃燒樹木,直至煤的發現和使用使人類進入了新的能源時代,再然后科技的進步又使石油成為了主要的能量資源,各類燃油及其提煉附屬物為我們的社會文明增添了無窮的活力。與此同時,煤和石油的廣泛利用又推動了電力的發展,電力時代取代了蒸汽時代,社會發展有了更穩定的動力供給。但是石化能源的過量使用使地球不堪重負,對此人類一方面努力通過技術創新最大程度地消除其產生的消極影響,另一方面又積極開發新的清潔能源,如核能、水能、風能、太陽能及生物質能等。綜合比較,風能和太陽能是至今我們認為最清潔、最安全的能量資源,但由于它們是間歇性能源,不能不間斷地穩定傳輸電力給電網,以至于難以成為電力供應的主體。
一系列的儲能技術、材料研究、電網安全等問題亟待我們去研究解決。在這樣的背景下,能源互聯網的概念出現了。它的出現顛覆了傳統的能源與電力的關系,使我們重新思考圍繞傳統大型電源建設電網的做法,重點關注信息時代能滿足客戶要求的智能安全電網的建設。從大型中心式電力供應模式轉化到多元多點化的電力提供模式,電源的小區化、家庭化將給電網建設的前景帶來不可估量的空間,傳統的能源供應方式將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對中國能源與電力發展的深入研究是伴隨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在生態文明建設成為中國未來發展五大布局之一的今天,我們有責任去協調能量資源開發與環境生態保護的矛盾。身處信息時代,對能源互聯網的研究、智能電網的建設與發展也都應成為國家的發展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