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產業鏈“走出去”
然而,中國風電“走出去”正在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一種方式是直接收購風電項目,如龍源、三一等公司紛紛在海外收購風電項目;另一種方式是并購國外公司,如金風控股德國VENSYS公司,湘電集團收購荷蘭Darwind公司。
去年底,中廣核從法國電力手中買入三座英國風力發電場,以進入歐洲可再生能源市場。為布局歐洲新能源市場,中廣核在法國注冊成立了中廣核歐洲能源公司,主要從事歐洲海上風電、陸上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投資并購、開發建設,運維以及資產管理等業務。
喬黎明介紹說,每個國家和地區市場的政策都不同,中國風電企業必須盡可能熟悉當地的政策、法律。例如,巴西市場就有明確的限定,如果使用巴西的銀行資金,就必須在配套的本土化方面達到一定的比例。
“中國風電企業到國際市場去競爭,可能會面臨人力成本等方面優勢的喪失,中國企業不得不與跨國公司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也將真正地驗證我們的風電產品在全壽命周期的盈利能力。”喬黎明表示。
某風機廠商負責人告訴記者,中國風電行業必須抱團“走出去”,而不能是企業個體單打獨斗。“最好是依托海外項目全產業鏈走出去,包括風電場投資商、風機設備制造企業、科研機構等都要形成合力。”該負責人稱。
由三峽集團在“一帶一路”交匯處的巴基斯坦投資建設的首個風電項目——三峽巴基斯坦第一風力發電項目3月11日正式竣工。一家為該項目做配套的制造商負責人告訴記者,此項目帶動了中國設備產能跟隨三峽集團一同“走出去”。“從中國國內引進現代化塔筒制造加工廠,不僅化解了國內產能過剩問題,還使巴基斯坦境內擁有了風機塔筒的完整生產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