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棄風率依然較高,尤其是三北地區投產的風電規模還會有較大幅度提高,風電消納形勢將非常嚴峻。專家建議,一方面,要加大外送通道建設,解決風電能源地與電力消費優勢市場的距離問題;另一方面,要開拓多種風電消納市場,探索就地利用方式——
為促進風電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國家能源局7日對外公布《關于做好2015年度風電并網消納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高度重視風電市場消納和有效利用工作,提出加快風能資源的就地利用,并加快中東部和南方地區風電的開發建設。
棄風限電仍是主要矛盾
棄風限電一直是制約我國風電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國家相關政策推動下,2014年,全國風電棄風限電問題得到進一步緩解,除新疆外,其他地區棄風限電比例均有所下降。受當年風速偏小等因素的影響,全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同比下降約180小時。
“棄風率有所下降,說明我們連續3年采取宏觀調控措施,嚴格限制棄風限電嚴重地區的新建規模,加快風電外送通道建設,部署風電消納項目取得了一定成效。”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坦言,當前棄風率仍然很高,棄風限電問題仍是影響我國風電健康發展的主要矛盾。
不斷增長的裝機容量正給風電消納帶來持續壓力。《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并網風電裝機容量達到2億千瓦的發展目標。據此測算,“十三五”期間,我國風電每年需要投產2000萬千瓦以上,這意味著風電產業將在較長時間內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最新公布的數據,2014年,我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為2335.05萬千瓦,比2013年增長45.1%,累計裝機容量達1.1476339億千瓦,比2013年新增25.5%。
而在限電改善預期和補貼電價下調的強裝壓力,以及配額壓力下,2015年風電裝機有望再創新高。尤其是華北、東北和西北(簡稱“三北”)地區投產的風電規模還會有較大幅度的提高,風電消納的形勢將非常嚴峻。
加大外送通道建設力度
“三北”地區是我國風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有效利用“三北”地區的風能資源是風電發展的重要任務。由于“三北”地區遠離中東部電力消費優勢市場,電力外送通道成為風能消納的重要依賴。
《通知》要求,加快風能資源的就地利用,同時也必須要注重風電基地建設,利用跨省或跨區輸電通道擴大風能資源的配置范圍,是我國促進風電規模化的重要措施。其中以新能源建設為主的風電基地,要根據輸電線路的輸送容量確定風電建設規模,確保最大限度地送出清潔能源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