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風電設備健康發展,2014年8月4日,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規范風電設備市場秩序有關要求的通知》,要求加強檢測認證確保風電設備質量,規范風電設備質量驗收工作,進一步提高我國風電設備質量水平,規范市場秩序。
在密集出臺規范風電發展的相關文件的同時,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開始研究調整陸上風電價格。
這一說法最早出現在2014年3月,全國人大通過的《關于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該報告提出,將“適時調整風電上網電價”作為2014年主要任務之一。
6個月后的2014年9月,風電上網電價下調政策的一次推進,風電上網電價下調進入政策議程——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組織國內幾家大型風電企業和地方物價管理部門召開風電電價調整征求意見的研討會。
根據媒體報道,此次“陸上風電價格座談會”通報了調價設想方案并征求意見。按照調整幅度,風電標桿電價原先0.61元/千瓦時的地區每度下降2分錢,其他區域每度下調4分錢。并擬定調整后的新電價適用于2015年6月30日以后并網的風電項目。
由于征求意見草案中 “6·30”時間大限,風電市場開始出現“搶裝潮”。媒體援引的數據顯示,風電葉片原材料價格平均上漲幅度已達到15%,葉片供應商要求2015年價格將再上漲10-15%。同時,風電塔筒也從9月中旬開始出現價格上揚,塔筒價格最高已接近800元/噸。
最終調價靴子在12月落下。2014年12月31日,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適當調整陸上風電標桿上網電價的通知》,明確對陸上風電繼續實行分資源區的標桿上網電價政策,并將第Ⅰ、Ⅱ和Ⅲ類資源區風電標桿上網電價下調0.02元/千瓦時,第Ⅳ類資源區風電標桿上網電價保持不變。調整后的四類資源區風電標桿上網電價分別為0.49、0.52、0.56和0.61元/千瓦時。
相比陸上風電新政不斷出臺,海上風電也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此前,根據《風電發展“十二五”規劃》,2015年底中國將建成海上風電500萬千瓦,但直至2013年底,裝機容量僅完成39萬千瓦,不足規劃目標的1/10。
建設投資成本高而盈利能力低成目前海上風電裹足不前的重要因素,現行的電價政策下,能盈利的海上風電項目很少。率先行動的是上海市。2014年5月4日,新版《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發展專項資金扶持辦法》正式對外公布。該辦法顯示,風電補貼標準為海上風電為0.2元/千瓦時。
2014年6月,國家發改委下發了《關于海上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對非招標的海上風電項目,2017年以前投運的潮間帶風電項目含稅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人民幣0.75元,近海風電項目含稅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人民幣0.85元。為了大力推進海上風電的建設,2014年12月12日,國家能源局發布《全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方案(2014~2016)》,44個海上風電項目列入開發建設方案,總容量達1053萬千瓦。
隨著國家繼續大力支持風能產業的發展,風電正在迎來發展新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