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8日,依托浙江運達風電股份有限公司建設的風力發電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2014年度學術委員會會議”在浙江省杭州市召開。會議由學術委員會主任賀德馨研究員主持,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系孫優賢院士、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顧問朱森第教授級高工、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理事長楊校生教授級高工、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戴慧珠教授、中科院電工研究所許洪華研究員、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賀益康教授等學術委員出席,實驗室依托單位領導和實驗室技術骨干參加了會議。
實驗室主任葉杭冶在會上作了“風力發電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2014年度工作報告”,報告內容包括實驗室建設情況、實驗室各研究方向上完成的主要工作、承擔國家科研任務情況、知識產權成果情況、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開放交流與運行管理以及2015年和中長期工作目標等七個部分。報告全面總結了實驗室的工作,實驗室已完成6956平方米的研發辦公區域和試驗區域建設,實際支出建設經費近10000萬元,按建設計劃任務書的要求,完成了各項目標的建設工作,于2014年12月向科技部正式提交了驗收申請報告,準備驗收。實驗室在風電機組總體設計技術、風力發電系統控制技術、風電機組檢測和試驗技術、海上風電關鍵技術等方面開展了研究工作,承擔的國家973計劃課題—“風力發電系統中關鍵問題研究”和“風力發電系統辨識與自適應控制機理研究”均通過了科技部驗收,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7MW級風電機組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發”,也完成了樣機裝配,計劃于2015年現場安裝。此外,實驗室充分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和培養,通過設置開放課題,與國內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展開交流與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會上,浙江運達技術中心主任潘東浩、實驗室副主任應有和許國東還分別作了“風力發電系統辨識與自適應控制機理研究”、“低風速機組研發進展介紹”、“開放課題重點資助研究方向”三個報告。
與會學術委員對實驗室近兩年的工作進行了評議,委員們對實驗室建設、科技研發、組織運行等方面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認為實驗室定位清晰,具有自己的研究特色。特別是當前風能產業進入智能化、精細化、個性化的發展階段,對實驗室研究人員能夠充分發揮“工匠精神”,針對具體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實實在在的開展科研工作非常贊賞。同時,委員們還對實驗室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寶貴的意見與建議。
會議期間,學術委員在浙江運達董事長楊震宇的陪同下,對實驗室風電場數據采集分析中心和6MW全功率試驗平臺現場進行了參觀考察。委員們對浙江運達的熱情接待和周到安排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