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悄然而至,回首2014年,我們經歷風電并網電價下調,揭開特高壓建設序幕,電改提上日程,能源互聯網成為話題,風電運維市場發展迎來了發展元年。

話說風電運維市場現狀
1、千億元運維市場
到2020年風電服務市場累計總量可高達千億元,此信息倍受注目,風電行業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分食這份大蛋糕。眾所周知,我國風電市場一直保持高增長的態勢,新增裝機容量從2003年的10萬千瓦一躍增長到2013年的1449萬千瓦,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100%。按照質保期五年計算,近幾年將有大批風電機組相繼出質保期,而過了質保期的風機,設備供應商再給風電場業主提供服務就要收取費用。風電后維護市場就成為風電市場各方爭奪的另一個戰場。
2、“三足鼎立”爭霸運維
2014年風電運維市場蓬勃發展,國內風電市場逐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勢,一種是業主單位成立、專門負責服務的子公司,如中能聯創和協和運維;第二種隸屬于整機制造商,如天源科創;第三種,則是獨立的第三方服務公司,如東潤環能等。
具備集團背景的風能運維服務公司在承接本集團運維服務業務方面具有先天優勢。具有整機廠背景的服務公司技術實力相對較強,服務不僅包含維修和排故,同時還可以提供增值服務,但由于技術保密方面的原因,往往很難涉足其它品牌風機的運維市場,且其服務價格相對較高。獨立的第三方風電運維服務商,雖然處于萌芽階段,服務質量也良莠不齊,但是其服務形式靈活、價格較低,且能為業主提供定制化服務,在市場上同樣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3、防微杜漸降成本
居高不下的運維成本主要分布在電控系統、傳動系統、變槳系統及偏航系統等方面。就以傳動系統中的齒輪箱維護為例,更換費用有時高達百萬元,其中還不包括由于維護周期過長所導致的發電損失。據東潤環能公司智慧運維線總監鄧云介紹,風機齒輪箱故障頻發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出在齒箱潤滑方面,僅采用定期油檢配合更換潤滑油等傳統方式來維護是不夠的,如果采用旁路精濾系統配合油品在線監測系統,一方面進行油液精濾改善潤滑狀態,一方面進行動態監測提前預警,則齒輪箱由于潤滑不良所導致的故障可以明顯的降低。以去年北方某風場1.5MW的風電機組更換齒輪箱為例,更換運維成本約96.4萬元,而采用旁路精濾系統配合油品在線監測系統后,僅降低齒箱故障率和延長使用壽命所帶來的收益就高達近40萬元。基于監測和數據挖掘技術的智慧運維系統的另一個好處是可將小故障造成大問題的隱患及時消除,同時制定科學運維策略,提前在人員安排、備件供應、檢修節點等方面做出合理安排,大大降低維成本,提高發電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