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風電機組尺寸的增大,葉片的長度也變得更長,為了使葉片的尖部不與塔架相碰,設計的主要思路是增加葉片的剛度。為了減少重力和保持頻率,則需要降低葉片的重量。好的疲勞特性和好的減振結構有助于保證葉片長期的工作壽命。
額外的葉片狀況檢測設備將被開發出來并安裝在風電機組上,以便在葉片結構中的裂紋發展成致命損壞之前或風電機組整機損壞之前警示操作者。對于陸上風電機組來說,不久這種檢測設備就會成為必備品。
為了增加葉片的個剛度并防止它由于彎曲而碰到塔架,在長度大于50米的葉片上將廣泛使用強化碳纖維材料。
為了方便兆瓦級葉片的道路運輸,某些公司已經研究把葉片制作成兩段的技術。例如使葉片由內、外兩段葉片組成,靠近葉根的內段由鋼制造,外包玻璃鋼殼體形成氣動形狀表面。
11、風電場建設和運營的技術水平日益提高
隨著投資者對風電場建設前期的評估工作和建成后運行質量的越來越高的要求,國外已經針對風資源的測試與評估開發出了許多先進測試設備和評估軟件。在風電場選址,特別是選址方面已經開發了商業化的應用軟件。在風電機組布局及電力輸配電系統的設計上也開發出了成熟軟件。國外還對風電機組和風電場的短期及長期發電量預測做了很多研究,取得了重大進步,預測精確度可達90%以上。
12、惡劣氣候環境下的風電機組可靠性得到重視
由于中國的北方具有沙塵暴、低溫、冰雪、雷暴,東南沿海具有臺風、鹽霧,西南地區具有高海拔等惡劣氣候特點,惡劣氣候環境已對風電機組造成很大的影響,包括增加維護工作量,減少發電量,嚴重時還導致風電機組損壞。因此,在風電機組設計和運行時,必須具有一定的防范措施,以提高風電機組抗惡劣氣候環境的能力,減少損失。因此,近年來中國的風電機組研發單位在防風沙、抗低溫、防雷擊、抗臺風、防鹽霧等方面著手開發了適應惡劣氣候環境下的風電機組,以確保風電機組在惡劣氣候條件下的風電場能夠可靠運行,提高發電量。
13、海上風電技術成為重要發展方向
在我國,隨著海上風電場規劃規模的不斷擴大,各主要風電機組整機制造廠都積極投入大功率海上風電機組的研制工作。華銳率先推出3MW海上風電機組,并在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批量投入并網運行。華銳公司江蘇鹽城海上風電機組研發基地制造的6MW海上風電機組,已于2011年10月在江蘇射陽縣臨港產業區完成首臺機組的吊裝。金風公司在江蘇大豐縣建設海上風電機組研發基地研制的6MW直驅式海上風電機組已經下線。湖南湘電收購了荷蘭達爾文公司,合作研發的5MW海上直驅永磁風電機組已經投入試運行。重慶海裝在國家科技部支持下,成立了“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形成了全套產業鏈的整合,完成了5 MW海上風電機組的研發。國電聯合動力研制的6MW海上風電機組已經安裝試運行。明陽風電、上海電氣、東方汽輪機、南車株洲電力、浙江華儀等都在全力研制大型海上風電機組。
到2020年底,全國規劃建設總容量達300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未來風能技術更新發展的驅動力主要來自蓬勃崛起的近海風電場建設,這一發展趨勢已經不可逆轉。
(本文摘選于2014年全國大型風能產業年會)